鼎湖区风景名胜

[编辑]

古树第一村 -- 蕉园 
    鼎言推荐星级 ★★☆☆☆     
 
 
 
     
  


    蕉园村建村历史已有700多年,村中保留着不少古建筑,较出名的有梁氏宗祠和苏真人祠。梁氏宗祠面积6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朝成化六年(1417年),1712年和1890年两次重修;檐前一对扭头石狮子,檐下及回廊等处有刻画精美的浮雕;大门口用白石镶嵌,门口对联“对策魁多士,兮符牧远州”乃鼎湖名士彭泰来所撰;宗祠中进是大堂,后进是两层建筑,整个宗祠古色古香,文化底蕴较深厚。

    因古时鼎湖山土地为蕉园梁氏所有,梁氏先人崇扬佛法,无偿献地修建庆云寺,梁氏宗祠又称“山主故居”。

    苏真人祠在村西边古树林下,始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文革”中被毁,1985年依原貌重建。苏真人原名苏华林,蕉园村人,自幼聪敏,博学多才,相传曾上武当山学法学医,学成返乡后为村民送医送药,设坛祈雨,排忧解难,对百姓有求必应。苏真人去世后,百姓感其恩德,自发募捐修建苏真人祠,立像供奉。每年农历4月20日(苏真人诞辰日),村民纷纷前往拜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平时遇事,也前往求之,这种习俗延续至今,成为村中盛事。


    蕉园村生态优美,景色秀丽。村中有上百棵古树,树种有仁面、木棉、五味子和榕树等,而以仁面树最多。村西边是一片面积14000多平方米的古树林,林中有几十棵树龄数百年的古仁面树,这些古树形态各异,参天挺立,郁郁葱葱。古树林东面紧接着一大片竹林,林中翠竹婆娑,空气清幽,香逸雅致。竹林再往东,与村中其他榕树、木棉、五味子等古树连在一起。整个村庄树竹掩影,绿色环绕,溪流清澈,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景象。据蕉园村的《梁氏族谱》记载,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蕉园村的梁氏始祖梁逊道携妻扶儿迁至蕉园村,当年在草房周围种下了几棵榕树。梁逊道早已作古,但是他栽种的其中一棵榕树被后人保留了下来,在蕉园村村口,距今已有633年历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古树。


    近阶段蕉园村按照市、区部署,以“五改五有”为主要内容,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村。蕉园村计划充分发挥村落靠近鼎湖山,古树、古迹众多,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等优势,将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与发展旅游经济结合起来,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环村水泥路等硬件设施,整治古树林和竹林,建设生态小公园,修葺梁氏宗祠、苏真人祠等古迹,挖掘、充实文史素材,着力打造蕉园古村落旅游路线,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倡导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村风民风,努力把蕉园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和谐新村。

    开发重点:1、山主故居。把梁氏宗祠主持堂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博览馆。2、“不竭泉”龙井。3、古树翠竹休憩园。4、环村景观道。充分挖掘蕉园村人文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将蕉园村建设成为集生态文明、观光旅游和历史文化“三位一体”的高品位生态文明村。
 

端石老坑洞 
    鼎言推荐星级 ★★☆☆☆     
 
 
 
     
  

    端石老坑洞遗址位于羚羊峡端溪的老坑,是盛产端砚石之名坑。该坑洞是石工于唐武德元年(618年)按天然石口开凿而成,因年代久远,故称老坑。坑洞内原有多个洞穴,今存大西洞与水归洞。大西洞全长(斜距)125米,水归洞全长(斜距)100多米。老坑砚石集端溪各名坑砚石优点于一身,质地称冠,被视为“砚中至宝”,唐代以来被列为贡品。老坑洞自清末已停止开采。

    老坑,又称水岩,清康熙后又曾皇岩,位于羚羊峡东端南岸西江处。因它开坑采石年代久远,历史较长,故称老坑;又因洞内长年累月为泉水浸渍,故称水岩。自唐代开采至今。石色紫蓝,其石品花纹为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玫瑰紫、火捺及石眼等,为端溪各名坑之冠,是端砚贡品之主要用材。
 
 

鼎湖山
    鼎言推荐星级 ★★★★★     
 
 
 
     
  

  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眷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鼎湖山位于市东部十八公里处,系“岭南大名山”之一, 在牌坊坐15路或在港口坐3路公共汽车均可直达。鼎湖山,原名顶湖。因山顶有湖,四季常盈,故得其名,民间传说黄帝打败蚩尤,采首山之铜在此铸鼎,鼎成升仙,为纪念黄帝得道入仙册,习称鼎湖。鼎湖山处在北回归线上,以三多驰名于世。一是植物多。高等植物达1700多种(含珍稀树种),占全省植物总数的四分之一。被联合国列为国际自然保护区。有“绿色宝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的美称。二是寺庙多。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庆云寺便在此山中,开山鼻祖乃系佛教南宗六祖惠能的高足智常禅师,山上建有白云寺、跃龙庵、莲花庵等。寺庙常年香烟缭绕,烟火鼎盛。可见鼎湖山又是佛教圣地。三是瀑布多。云溪景区北坡龙溪泉坑就有老龙潭、跃龙潭水帘洞等八处瀑布。著名的飞水潭瀑从30多米高的峡谷飞泻而落,形如白练,声如狮,蔚为壮观。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曾到过飞水潭游泳,宋庆龄于1979年手书了“孙中山游泳处”,并刻于飞水潭峭壁上。同时,鼎湖山亦是一个避暑胜地,每年数以千万的游客慕名前来观光,考察。鼎湖,山青水秀林茂,古往今来,吸引着无数游客登临,文人盛赞鼎湖兼有我国六大名山之特色,即有王屋之奇,青城之秀,武夷之清,西樵之逸,丹霞之媚,委羽之幽。登高鸟瞰,但见莲花峰、三宝峰、归云峰、青狮岭、白象岭、屏门岭、龙门山、伏虎岗,层峦迭嶂,绵亘曲折,苍崖环翠,远岫云飞,美不胜收!

  鼎湖山分为三大景区

  天溪--庆云景区:有百佛洞府、庆云环翠、龙潭飞瀑、双虹飞堑等景观;

  鼎湖--天湖景区:有青龙吐珠、龙母借鼎、天湖探险等景观;

  云溪--老鼎景区:有戎芦妙迹、水帘洞天、古潭潜龙、白云怀古等景观。

 
 
砚洲岛 
    鼎言推荐星级 ★★☆☆☆     
 
 
 
     
  


    砚洲岛位于西江羚羊峡下游,与广利办事处和沙浦镇隔江相望,岛在江中心,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有自然冲积而成的沙滩2平方公里,有烧烤区及溜冰场等中小型旅游点,拥有专用码头,有著名的砚洲包公祠陈家祠(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焕章祖屋)等旅游景点。岛上的“景点”并不多,但整个砚洲岛本是就是一个大景点。砚洲岛地处西江中心,北望老鼎(山),南靠烂柯(山),西临峡山、羚羊峡,山环水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岛上的自然村落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条件不错,也还算规整,大片的农田,真正的田园风光。


    砚洲岛在地貌学上叫“江心洲”,其形成主要受河道地形影响所致。在束窄河道[西江羚羊峡]的下游,河面展宽,水流分散,单宽流量减少,挟沙能力减弱,发生堆积而成。江心洲的形成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河床底部的泥沙逐渐淤积形成水下浅滩。它在枯水期也不露出水面,也很不稳定,可能因冲刷而消失,也可能向一岸移动成为边滩。第二阶段是浅滩堆积如果得到加强,致使过水断面缩小,水流流速加大,冲刷两岸,水道随着河岸后退而弯曲,加强了环流,促使粗粒沙砾即推移质在浅滩上沉积,滩体不断扩大淤高,最后在枯水期露出水面而成为心滩。心滩前端水流速度大,易受冲刷,滩尾有一低速区有利泥沙沉积,因此,往往是滩头崩退,滩尾淤涨,心滩不断下移,如南京长江的潜洲在1950—1956年期间,向下游移动了3.6千米。第三阶段是在心滩基础上,经历多次洪水期悬移质的加积,心滩滩面超过了平水面,就形成了江心洲。江心洲因常年出露水面,只有洪水泛滥时才被淹没,滩面又覆盖厚层细粒粘土,因此,它可以耕作、居住,故而得名。它的形态稳定,有时洲头还因壅水作用,使洪水沙泥淤落洲头,使沙洲向上游伸展,如长江天星洲于1954年向上游伸延300米

    砚洲岛的旅游开发情况:资料显示,砚洲岛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动人的传说,每年吸引着数以十万计的游人前来旅游观光,当地人也进行了一些较原始的旅游开发活动。广利办事处拟利用砚洲岛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集商、旅、食、玩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旅游开发区,建设项目包括:金沙滩游泳场、金沙滩乐园、岛上宾馆、海上娱乐场等,目前正在进行招商工。
 
 


藏龙沟 
    鼎言推荐星级 ★★☆☆☆     
 
 
 
     
  

    在距粤北山乐昌西北六十多公里的庆云镇,有一条保存得较好的千年古道———宜乐古道。在这古道旁,有一座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古村落———户昌山村。这个村有着久远的历史、为数众多的文物古迹以及精美的建筑、雕刻和书法绘画艺术,堪称岭南文化艺术的瑰宝。

  古村落中居住的为李氏居民。户昌山《李氏族谱》记载:李氏户昌山始祖李伯伦为宋末贡元,官任大理寺平事卿(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官员),同其父恩进士李大万到此隐居,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在岭南农村,有如此长久且有历史记载的古村,实属罕见。

  这个古村落,有着众多极具史料价值的文物古迹,如:四所书院、私塾、书屋,李氏祠堂,敬惜宇纸塔、雕龙刻凤的神台和大床,节孝坊,象征功名的围公石,宜乐古道及排列整齐的参天古松等。

  由于到这里定居开基的父子一个是宋末恩进士,一个是拨贡元,都是古代的官僚文人,故其子孙广受影响。加上这里环境优美,又是一方“风水宝地”,所以人才辈出,取得功名者甚多,较高的有恩进士,岁贡、例贡,还有官至县长的,也有立军功至六品的。村前几十对围公石(古时取得监生以上功名者可竖团公石)便是见证。出了人才,从而又调动了本村的重教习文风气,明清时期,先后建起了两所书院、一所私塾,一间书屋,在不满百户人家的村子同期开办四所学校也是一个奇迹。这四所学校是:观音阁书院、云从书院、龙门弟私塾、华峰书室。因此,自古以来这里被称为乐昌的书香之村。

  宜乐古道从户昌山村前经过。据《乐昌文物志》载:宜乐古道秦汉时开通,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户昌山村大部分仍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这些建筑,无论是学校、祠堂,还是民居,建造十分精美。房子清一色的青砖红瓦或灰瓦,虽经历数百年,都没有变形。绝大部分房子是雕梁画栋,在每一家的大门上的横门梁都是雕龙刻凤,或是雕刻文官武将,或是飞禽走兽,虽经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图案还非常清晰。在学校祠堂和一些民居的檐下和窗头绘有古画并配以古诗。这些精美的建筑、雕刻和书法绘画艺术,对岭南文化艺术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户昌山,山清水秀,有着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最为出名的有八大景:醒狮望月、松潭浴日、梅溪樵唱、江山揽胜、南华晓钟、炉峰烟霭、尉岭积雪,龙须瀑布。
 
 


坑口六大景观 
    鼎言推荐星级 ★★☆☆☆     
 
 
 
     
  


    坑口是肇庆鼎湖区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重要区域,充分开发、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很有意义。现介绍除著名的鼎湖山外,坑口可发展的六个旅游景观:

  羚峡归帆

    这景观位于后沥河鲜舫美食街。此地得天独厚,立于此遥看山色水光,风景秀色如画,尤其是近望肇庆羚羊峡,碧波荡漾,帆船争流、夕阳影照,百客观光、山现金色、欲与天公试比高。在观景处有一棵近千年古榕树伸出江边,与远景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图,使人仰羡不已

  峡山石炮台

    这个景观位于羚羊峡口北侧,此地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要地,因西江至坑口区域古时是上下游一线而下,至此分为两条水道,一条是现在的西江羚羊峡河道,另一条是从水基分流的水道,现在苏村、后沥一带的大片土地是其河道,至后沥的峡山栈道和后沥至民乐的山路作为交通要道。峡山古炮台就在两水道分流处的要冲。此地易守难攻,建造时炮分5个方位,5门炮所击出的炮弹的目标覆盖了坑口区域,大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势。此炮台遗址现留作游览和历史教育圣地。

  蚬壳洲

    此景观在东八队与何尼交界处,前几年有考古工作队对蚬壳洲进行了考察,发现此地蕴藏着大量的古蚬壳,是大约于一万年前的时候,古人以此地沙滩作淘蚬作坊,曾有密集的加工业,并居住过以淘蚬为生的渔民,如今成为万年历史遗址,很有研究和游览价值

  龙华寺

    此景观位于羚羊峡中部西江边,这是古代学子读书、吟诗的好地方,有“望断西江千帆过,寺院美景不欣题”的诗句为证。此地对面就是羚羊峡的“望夫石”。传说当时一书生赴京考试,船经此地沉没,书生之妻痛不欲生,每天都在此山头上祈望丈夫生还,后来声绝力竭,感动神灵而化作一块石头,其形象妇人望江而立,至今依然。历来过往船舶都叩头拜祭,要不就会雷雨交加,行船难过。拜祭后河上才会雨静浪平,船只通畅。

  下院古址

    位于东股七队的基围边,这是鼎湖山庆云寺和尚所建。该院落成时,庆云寺主持智常在入伙酒宴上封罗隐为“地主”,蕉园村为“山主”,沙浦镇桃溪为“佛主”。据传当时庆云寺兴建时,智常从浙江运回的大佛要用元宝纸包住,但包了几次都无法包住,全寺人员无计可施,而正在建寺的桃溪人口中咒了几句,用口水向佛肚一抹,就把元宝纸一一粘住了,等到佛开光时也不易撕开,所以称桃溪为佛主。现下院古址常有游人至。

  罗隐红亭

    这景观在罗隐西江河边,站于此亭上举目远眺,西河与河畔美丽景色尽收眼底。该亭建于清初,古人在亭里留下诗句:“江水千里白,秋色一天青。”以此认定在红亭可尽览砚洲岛和黄布沙的山水美景。

本条目最后由 casement 更新于2007-11-27 21:28:02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鼎湖区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鼎湖区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