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历史名人

[编辑]

可 朋
   
    唐代僧人,能诗者不少,但著名于世者不多,而寒山、皎然、齐已、贯休、可朋名扬海内外,堪称唐代大诗人。可朋(896—963),眉州丹棱县城东人,幼聪慧过人,晚年披缁于丹棱县城南20公里九龙山竹林寺.他平生工诗,酒量过人,自号醉髡,世称“醉酒诗僧”。

  曾积酒债无以偿还,常借诗朋好友之资以度岁月。与卢延让、欧阳炯、方干、齐已、贯休为诗友交,应酬唱和,吟咏赠答,往来无容丰富,硕果纷呈。主要宣扬佛门宗教思想,阐发、体现佛教的哲理。也有揭露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民、表现抚时感事的忧愤之作。还有描写祖国山川秀美,激发人们爱国之情的诗作。其诗艺术风格或明快、或凝重、或疏淡、或旷远、或晦涩、或峭刻,多彩多姿,的确是留给后世的一笔财富。


 
 
唐 庚
   
  北宋文学家、诗人唐庚(1071 —1121),字子西,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唐庚自幼聪慧,广泛阅读韩愈、柳宗元、苏轼作品,十分钦佩他们的文才、人格,特别是其忠正耿直和高尚的品德。唐庚14岁开始作诗文,也作的《明妃曲》、《戏题醉仙崖》深为老师赏识,文才显于乡里。绍圣元年(1094)年唐庚进士及第后,先后出任过益昌、阆中、绵州、凤翔等州、县官。宗徽宗大观四年(1110)入朝为宗子博士。他为官清正,以文辞名噪当时,著作甚多,诗、文、诗话、文论共80多卷

  采藤曲效王建体

  北宋·唐庚

  鲁人酒薄邯郸围,西河渡桥南越悲。

  岁调红藤百万计,此古一作无穷时。

  去年采藤藤已乏,今年采藤藤转竭。

  入山十日脱身归,新藤出土拳如蕨。

  淇园取竹况有年,越山采藤输不前。

  今年输藤指黄犊,明年输藤波及屋。
 
 
杨 素
   
  杨素,号素翁,北宋成都府路眉州丹棱县丹棱镇茶林村人。才华出众,正直,对人也很平和,只凭礼义而不凭钱势享誉一方。喜好诗文,仰慕杜甫、黄庭坚、苏轼等文坛领袖。好收藏,时为蜀中著名的藏书家。

  宋哲宗元符元年(1097),杨素带上竹书橱(素赠黄的礼物)乘船前往戎州,将黄庭坚书写的800首杜甫两川夔峡诗带回故乡,请数十名石匠刻于石碑。元符三年(1100年),在他的故乡茶林村杨湾(杨素舍侧)修建了一座高屋大堂珍藏其诗碑,并用青石板铺筑一条通往县城的道路。竣工后,杨素请名于黄庭坚,黄庭坚为之题名曰“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记述此事。有诗曰:“南安(今丹棱)多胜壮江山,白鹤儒林大雅堂.”
 
 
李 焘
   
  李焘(1115年—1184年),字仁甫,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

  生平

  十二岁时,亲睹“靖康之祸”,北宋覆亡,二十岁愤恨金仇未报,写了《反正议》十四篇。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官至实录院检讨官、修撰。勤于政事,颇有政绩,无歌姬,不置产。张栻说:“李仁甫如霜松雪柏。”痛恨秦桧误国擅权,为秦桧所忌,仕途颇不顺。大部份的时间都在担任史官著述,以四十年之力,撰成《续资治通鉴长编》九百八十卷,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960年),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1127年),记北宋九朝168年史事。据史载,李焘在搜集材料时,“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因卷秩庞大,前后分四次上进。今本久已亡佚,后从《永乐大典》中辑录部份。

  淳熙十一年(1184年),临终前遗言:“臣年七十,死不为夭,所恨报国缺然。”著有《巽岩文集》、《四朝通史》、《春秋学》等五十多种,大多失佚。今存《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六朝制敌得失通鉴博议》十卷、《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十卷,清代皆编入《四库全书》。
 
 
彭端淑
   


彭端淑代表作《为学》

    彭端淑(约1699一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四川丹棱人。他是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从小聪慧颖异,十岁即能文。他与弟彭肇诛、彭遵泅于紫云山下“相为师友”,同窗苦读达六年之久。他后来的成就并不是靠先天的才气,而主要是得力于后天的踏实勤学。他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为学一首示子侄》,说四川有一穷一富两个和尚,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前去?”穷和尚回答说:“我带一瓶一钵就够了。”富和尚说:“几年来我想雇船去,还未能实现呢,你凭什么去得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去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这个故事,生动扼要地论述了做任何事情其难与易、主观与客观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特别强调它们是可以转化的,转化的条件就是人们主观上刻苦努力、顽强奋斗的精神。彭端淑正是从立志苦行的僧人那里,敏悟到具有普遍性的道理。从而工苦力学。他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人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乾隆二十年出任广东肇罗道署察史。当时的肇罗道为“三江要口.五州之屏藩重地”,可见朝廷对他的器重和信任。他一到任,即以“清植’,二字自励,于是上行下效,吏民称便。他身为朝廷命官 节制重镇.但出行议事,巡视察访,却轻衣减从,杜绝了那种前呼后拥、鸣锣清道的排场;并严禁“迎送馈” 违者严惩,深为“吏民称歌”。特别是对那些才识具茂之士,他更亲自考核,不拘一格地量才录用,“成就甚众”;而对于民事纠纷,刑律诉讼,则“务更正,使之相安”。由于他比较能广接视听,了解民瘼,依据案情,权衡事理,循律论断,旬月之间便弄清了肇罗道所属州县陈积老案三千余件,由是声威大振,朝廷大吏“深相倚重”。彭端淑在广东做官约六七年光景,这是他一生仕途生活中最为显赫的时期。

  彭端淑在为官期间,虽力求进取,决心兴利除弊,上报朝廷,下慰民望,不愿碌碌终此一生。但是,当时的清王朝已进。人极为兴盛的乾隆时代,经济文化也出现了相当繁荣的兴旺景象,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复杂了起来。彭端淑在多年的为官生涯中,看到了清王朝表面繁荣下面民生维艰的社会现实,官场中的明争暗斗,最高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因而内心逐渐滋生了一种愤懑和惆怅之情,消极避世的隐追思想也逐渐地发展了起来。他在一次监督运送大十去粤西的归途中,失足落水,虽幸免于死,但却认为这是大难即将临头的预兆。他仰天长叹:“人于宦途不满意,辄以咎人,此谁挤之者!今不葬鱼腹,天于我厚矣,复何望焉。”即由广东辞官归蜀。

  归蜀后,彭端淑便在成都锦江书院“以实学课土”担任主教,开始了他一生中作育人才的教学生涯。锦江书院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由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在成都原文翁石室遗址上建立的省立最高学府。学员选自省内秀才以上人员,学员学费、生活费由清政府拨给该院的学田供给,在院学生有两百人左右的规模,著名学者李调元曾是该院学生。彭端淑主锦江书院讲席之后,以他广博的学识,竭尽他晚年的全力于教书育人。此时,他对宦海仕途生活极为厌倦,甚至悔恨自己过去热衷什途力争功名是误落尘网,陷入歧途。他在《寄仲尹》这首诗中说:“‘疲驴消日月,薄宦久;”‘脱羁地,鸿雁游海天。”直到老死,彭端淑把他一生中的最后约二十年时间,全部贡献给了四川的文化教育事业。他在《戊戌草·寒食》一诗中有明确的记载:“锦江栖迟二十年,每逢寒食一清然。”这对他讲席书院的时间和心境都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彭端淑一生苦工诗文,他一直坚持“诗学汉。魏,文学左、史,皆诣极精微”。但在文学道路上,他却是有一番曲折经历的。他在《白鹤堂晚年自订诗稿》的序中说:“余一生精力尽于制义,四十为古文,五载成集,近五十始为诗,已二十五年矣。”“制义’即人股文。可见,彭端淑在五十岁以前,主要是致力于八股和古文。尽管他在古文方面“学之可为至笃”,然而在清廷专制统治和“文字狱”的压力下,他是不敢也不可能“妄有所作”的;而束缚思想的八股文也妨碍了他在文学上的发展。直到近五十岁时,他的一些作品才表现出激越奋进。深沉稳健的倾向,给人以鼓舞和教益。

  为官时的经历使彭端淑对民生维艰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体会,因而在他的诗中对广大贫苦农民寄予了满腔的同情。每当荒年歉收,饥民无衣无食,他总是忧心如焚。他在《夏镇》一诗中愤愤地写道:“粟米贵如珠,顿年遭水浸。男妇多鸠形,鱼虾实为命。”在《七月十六日》一诗中又对长年勤劳耕作的贫苦农民寄予了“忧早几经旬,农夫心独苦’的深情赞叹!

  彭端淑写景的诗很有情味。如记锦江春色的《清明》:“步出郭西行,惊心节复更。花残寒食雨,春老杜鹃声。荠麦村村秀,新烟处处生。锦城风物好,无那故乡情。’如果不是春大到成都郊外走上几趟,如此有情味的诗情是怎么也体会不到的。

  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可惜不少已经散佚。他与其弟彭肇殊、彭遵泅曾共性于京师,俱以文知名于当时,一时有“丹棱三彭”之称。当然,在“三彭”中,以彭端淑最为著名,影响 也最大。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传世

  彭端淑活了八十一岁,死后葬于彭山县公义场罗家山,至今尚有坟台遗址。

 
 
吴光辉
   
 

  吴光辉,男,1936年出生,四川省丹棱县人。1969年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随后留校任教自今。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曾任重庆市人大制度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法学会理事、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干事。研究方向为法学基础理论、立法学。
   
  出版专著(独著、主编、参编各一)三本:《立法论》、《立法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问题研究》;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共十一本,其中《法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法理基础理论教程》、《立法学》为全国统编教材;出版普及读物《公民法律常识》、《什么是法律》两本;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曾获得不同形式的奖励共十二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问题研究》(获四川省二等奖),《在研究生中开创全面系统地讲授马列主义法学著作的新思考》(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二等奖)等等。

本条目最后由 casement 更新于2007-10-30 12:25:30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周边其他目的地

丹棱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丹棱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