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一中简介

[编辑]

东莞莞城第一中学(简称“莞城一中”)创建于1957年,原名东莞县建设中学,是东莞县工商联创办的一所民办初级中学。1970年秋增设高中部。1971年秋改为镇办中学,更名为莞城第一中学。1995年改为市直属学校,是市属重点骨干中学。1995年7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单位”、“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东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莞城一中从创建至1998年8月,校址在莞城市桥路70号(现莞城建设小学校址);1998年9月搬迁到城区学院路126号(现东莞中学初中部校址);2004年9月,搬迁到东城牛山钟屋围。新校占地面积1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44万平方米,投资估算1.82亿元。
        2004年7月,莞城一中实行高初中分离。分离后(2004年9月),共有40个教学班,其中,高一级20个班、高二级10个班、高三级10个班,在校学生2060人,在编在职教职工167人,拟调入的试用教职工15人。
        二、办学传统与优势
        1、具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办学传统。莞城一中的校训是“立志、勤奋、求实、创新”。建校四十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这一校训,不断求教育教学规律之真,务教书育人之实,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使莞城一中从原来的一所普通民办初级中学发展为一所高水平的省一级学校。
        2、拥有一支团结高效、富有活力的干部和教师队伍。目前,11位学校行政中,拥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9人,占81.8%。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合作,管理能力强,效率高。在全校137位在编在职教师中,被评为国家级先进教师的有3人,被评为省级先进教师的有6人,拥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41人(占29.9%),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14人(占83.2%),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努力营造多元文化兼容的人文环境,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师对一中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一中成为他们的创业乐园和精神家园。我校教师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分别来自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但他们之间能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共同为铸造一中的辉煌而挥洒智慧和汗水。
        3、教育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多年来,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零,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90%以上,后进生转化率80%以上。教学质量在全市位于前列。2004年高考,全校497名应届考生中,第三批A线以上入围458人,省线入围率达92.15%,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省线入围率居全市第二;本科以上入围399人,本科入围率达80.28%,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本科入围率也居全市第二,其中,第一批本科入围191人,入围率达38.4%,比去年提高14个百分点。在11个高考学科中,平均分居全市第一的有化学、生物、地理、英语(Ⅱ)四个学科;综合科平均分居全市第二;郭薇同学语文单科866分,居全市第一。2000年,彭博同学以总分全市第二、数学单科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2001年,吴添同学以总分850分和林勇钊同学以总分808分同时考取清华大学。我们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先后被国家体委、国家教委评为实施体育锻炼达标施行办法先进单位,广东省实施学校体卫工作两个条例先进单位,学生身体素质良好,体育合格率、体育锻炼达标率、达标优秀率分别达95%、95%和25%以上,在全国、全省举行的体育比赛中,多次取得骄人的成绩。一中以其良好的校风学风,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成为东莞高中教育的一个著名品牌。
        4、校园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办学条件好。东莞市人民政府对莞城一中新校建设十分重视,投资1.82亿元用于一中新校建设。新校占地面积1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44万平方米,分为教学办公区、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新校环境优美,是一所花园式学校。新校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标准建设,设施齐全、设备一流,是一所现代化的高级中学,办学条件十分理想。
        三、学校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目前,学校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主要是:
        1、青年教师比例大,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我校2002年以来近三年的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有40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批青年教师有活力,工作热情高,但经验不足,要成为骨干教师,还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同时,部分老教师也面临知识更新等问题。
        2、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面临挑战。2004年秋季开始,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实验。这对学校而言,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的机遇,但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如何积极稳妥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努力探索,不断创新。
        3、办学特色不够明显。虽然学校已明确提出要在英语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办出特色,但工作力度不够大,效果不够明显。
        4、教育科研工作有待加强。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够强,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还不普遍,质量高、影响大的科研成果还比较少。

第二部分 三年发展规划

        一、办学的指导思想
        我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办学目标
        我校办学的总体目标是:创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和现代化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其中,“高水平”是指学校的管理水平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高,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有特色”是指学校在英语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现代化”是指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三、育人目标
        我校育人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高中生,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体目标是:
        1、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养成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品质和能力。
        2、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要学好外语(英文),又要学好母语(中文);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在身体和心理素质方面:既要有强健的体魄,又要有健康的心理。
        4、在审美素质方面: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四、创建发展的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2004.04—2005.07):动员和准备。
        1、提出创建发展目标,制定创建发展规划。
        2、实行高初中分离,扩大高中招生规模。2004年7月,实行高初中分离。2004年秋季起,高一招生规模从原来的10个班扩大到20个班。到2006年,学校规模达到60个班,学生总数达3000人。
        3、进行新校建设和搬迁。新校于2003年11月18日开始动工兴建,2004年9月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4、根据《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方案》的要求,寻找差距,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05.08—2005.09):申报
        1、撰写申报材料。
        2、经市教育局和督导室同意后,向省人民政府督导室提出申报。
        第三阶段(2005.10—2006.12):迎接初期督导验收和整改。
        1、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省人民政府督导室对学校创建发展规划进行初期督导验收。
        2、根据验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进行整改,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力求有新的发展与提高。
        第四阶段(2007.01—2007.04):迎接审核性验收。

第三部分 规划实施要点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重要保证。
        1、加强师德建设。要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要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树立为人师表、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建立新教师拜师制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进步。
        4、加强“名师”培养,实施“名师工程”。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名师培训班;引进一批骨干教师;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
        二、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德育工作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点要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开展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使每位学生做到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成为现代文明公民。
        2、认真实施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3、扎实开展对高中学生进行“四自”教育的校本研究及实践,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品质和能力。
        4、深入开展在班级工作中进行心理教育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
        要以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高中课程改革要重点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验:
        1、形成学校课程方案。要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并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办学理念,结合东莞的实际,研究制订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形成学校课程方案。
        2、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3、新课程的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高中课程改革的蓝图最终要在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转变为新的教育“现实”。因此,要努力探索新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保障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学校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5、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要探索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同时,还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
        6、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新课程八大领域之一,是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一门必修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生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综合实践活动又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我们要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并加强管理,务求实效。
        四、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探索科研兴校的新路
        教育科研工作是我校的一个薄弱环节,要切实提高对教育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育科研工作。
        1、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安排教导处一位主任具体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明确学校教研组的职能,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2、健全学校教育科研的奖励制度,通过制度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确立学校的重点科研课题,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和实验,务求取得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4、出版教师优秀论文集和学生优秀作品集。
        五、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我校建校四十多年,在实践中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已形成制度,有的还没有建章立制,也有的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根据创建目标,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必须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有:
        1、德育方面: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的评选制度,学生宿舍的管理制度,后进生转化制度,年级组长的工作职责,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等。
        2、教学方面:教学常规,教师招聘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教学奖励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考试制度,考勤制度,科组长工作职责,等。
        3、教育科研方面: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科研组工作职责,等。
        4、后勤方面:财务审批制度,财物管理制,物品采购制度,饭堂管理制度,校医室管理制度,等。
        5、其他方面: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电教室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制度,等。
        六、立足校情,发挥优势,形成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
        根据创建目标,要立足校情,发挥优势,在英语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形成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
        1、英语特色。要成立学校创建英语特色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要培养一支优秀的英语教师队伍,为创建英语特色学校提供师资保证;要制定创建发展规划,分步组织实施。
        2、信息技术特色。要完善信息技术设备,为创建信息技术特色提供物质条件;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广大教师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要建立学校的信息资源库,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完成新校建设的各项工程,把一中建设成花园式的学校
        目前,新校工程建设还没有完成,要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完成余下的工程。主要是:
        1、完成体育馆建设工程。
        2、完成运动场建设工程。
        3、完成学校东边护坡工程。
        4、完成改造饭堂二楼厨房工程。
        5、完成绿化工程。
        八、完善学校的各种设施设备,把一中建设成设施齐全、设备一流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完善的设施设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重要条件。我们要争取政府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早日完善各种设施设备。主要是:
        1、完善信息技术设备、设施;
        2、完善图书馆设备、设施;
        3、完善实验室、探究室设备;
        4、完善艺术楼设备;
        5、建设好生物园、地理园、天文台。
        九、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我们要按照环境育人的要求对新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使之能够充分体现我们的办学理念,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主要是:
        1、学校南门和北门的规划与建设。
        2、教学、办公区各建筑物外墙的规划与建设。
        3、教学、办公区各建筑物连廊、走廊的规划与建设。
        4、各办公室、课室、功能室的规划与建设。
        5、办好学校的广播站、宣传栏,以及《师德简报》、《一中班主任》等校园刊物,充分发挥宣传文化阵地的薰陶作用。
        6、办好学校的科技、艺术和体育节,充分展示学校师生的兴趣和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7、办好校史展览,展示一中走过的光辉历程,增强师生的自豪感。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的保障

        一、市人民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我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得到市人民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在2004年全市普教工作会议上,张顺彩副市长明确要求,要“加快莞城一中和市高级中学的新校建设,使莞城一中和市高级中学向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迈进”;市教育局局长杨晓棠也明确提出,要“努力把东莞中学、东莞实验中学、莞城一中、东莞高级中学和东华高级中学建设成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二、成立创建发展小组
         为了加强对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领导,学校将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发展小组,制定创建发展规划,并按照《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方案(试行)》的要求,切实做好创建的各项工作。
        三、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
         我们要把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作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动员和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为创建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经费保障
         除市政府直接投资1.82亿元(估算)建设新校外,2004年,市财政安排968万元(其中200万元是学杂费返还)用于新校的搬迁和购买教学设备。2005年还将计划安排10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完善学校的各种设施设备。
        五、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帮助
        一中建校四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我们要争取社会各界对我校创建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为我校的创建工作提供良好条件。

本条目最后由 Nous 更新于2007-06-04 05:01:41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周边其他目的地

    莞城一中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莞城一中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