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店历史名人

[编辑]

徐赓臣
   
  徐赓臣(1824~1880) 字韵初,号东沙。8月12日(农历七月十八日)出生于复州太平庄(今普兰店大田镇太平庄村),祖籍山东莱阳县。幼读私塾,天资聪颖,才思敏捷。4岁能读百家姓,5岁能诵三字经,6岁能诵名贤集和唐诗三百首。他读书过目不忘,吟诗作赋出口成章,人称神童。少年读书时,有一天他在大沙河边见一少女欲渡河又畏怯,便过去背起少女涉渡过河。后私塾先生得知此事,以男女有别严词训诫。徐赓臣不以为然,态度从容地随口吟诗一首:

  淑女临渊叹碧流,

  书生化作渡人舟。

  聊将素手挽纤手,

  恰似龙头对凤头。

  一朵鲜花插玉背,

  十分春色满河洲。

  轻轻放在沙滩上,

  默默无言各自羞。

  私塾先生听罢,惊奇其才气,对他不再责罚了。

  1849年,徐赓臣考取拔贡,朝考第一,授工部虞衡司七品京官。1853年考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朝议大夫。国相柏静涛、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孙兰检、尚书庄云舫对他尤为赏识器重。1853年,癸丑科三位主考共荐他任太子(后来的同治皇帝)之师,他却以才疏学浅,恐有负恩师厚望,婉言谢绝。咸丰帝闻知他如此狂烈,遂由文武百官陪同去翰林院见徐,并出一上联“口十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让他对,谁知话音刚落,他张口就答:“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咸丰听了这工整绝妙的对答,十分高兴,当即准半年假让他回家探望父母、妻子,随同百官也都被他超人的才华所折服。

  翰林院的官员仕途宏达,前程无量。但他对仕途十分淡泊。几年后,竟要求改授直隶肥乡县(今河北省肥乡县)知县。上任后,培文风、锡蠢役,地方为之起色。时值蝗虫成灾,徐勤于放赈救灾,颇受县民拥戴,加授同知衔。曾自书大堂联表爱民之心:“尔但能让得三分,何必束堂前执政;我也曾做过百姓,岂不知乡下情景。”在任不到一年,因其母故而离任。

  1867年,徐赓臣应清军军门(提督)鲍春霆的聘请,随清军驻守南阳,参与谋划军机,因作战中出奇策制胜,“战功”显赫,被升任为直隶州知州加知府衔,赏戴孔雀翎。他目睹朝廷外媚洋人屡签卖国条约,内刮民膏,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于是愤然辞官,归隐故里。

  徐赓臣人品名扬朝野,有口皆碑,为官多年,始终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归隐时只带回一部诗稿一支笔。一年后,他开始到中原地区游历名山大川:登河南苏门山,观太行王屋之景,访四溟山人墓,一路观光览胜,吟诗作文以抒情怀。曾集成《韵初遗稿》、《斯宜堂诗稿》,皆佚失。传世有《鸦片词》48首。诗词中,深刻揭露了洋人利用鸦片、吗啡毒害炎黄子孙的险恶用心,鞭挞了苟且偷安腐败无能的清王朝,愤怒痛斥了官吏、商贾、恶绅开设烟馆,贩卖毒品,发国难财的可耻行径,详尽描绘了士、农、工、商各阶层民众吸毒后之惨景。他用自己曾染吸毒恶习的教训,以身说法,大声疾呼,诚恳奉劝染毒者立戒。他将一腔忧国忧民之激情寄于词中。

  1870年,徐赓臣回到故里,后来他在复州横山书院(今瓦房店市复州城北)执教5年。他教的学生,大都成为清末奉天文坛知名之士,其中陈登瀛、张家翰、李青云等,皆出类拔萃。他谢绝任太子之师的显位,却乐于任百姓子弟的先生的品格,流芳千载。一次复州唱戏,诸君请他写联,他提笔一挥而就两联,将咸丰前大清皇帝年号按顺序融进对联中,成为千古绝唱。联云:“离宫照明几番妙舞翻红雪,瑶池凌空一曲清歌卷白云”;“顺天康民雍然乾坤嘉王道,治世熙务正是隆春庆诏光。”

  1880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十四日),徐赓臣病逝于故里,葬于徐大岭徐氏陵园(今普兰店市大潭镇徐庄村),终年56岁。

 
 
张毓灵
   
  张毓灵(1836~1896)字芝生。出生于奉天省复州东磴(今普兰店市城子坦镇)一个富裕家庭。兄弟2人,毓灵为长。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载寒窗,学业出众,清朝咸丰年间考取秀才。

  20岁时,他去府应试。一村妇到府衙告状,偌大府衙竟无人受理。村妇无处伸冤,闯入考场寻觅仇敌。翌日晨,见一尸体被抛到城外。毓灵目睹此情,无比愤慨。于是弃笔归里,发誓永不为官。

  他回归故里后,发愤兴办实业。当时,城子坦地区交通闭塞,农产品运不出,工业品运不进。他见海上运输生意兴隆,便多方筹集资金,买回3艘木船从事海上运输。由于他经营有方,经济势力蒸蒸日上,张家逐步成为致富大户。

  张毓灵除全力发展海上运输业外,还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是金、复、庄一带有名的慈善家。平时他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每遇水旱灾年慷慨出粮,施舍衣食,赈济灾民。为此乡里人称他“善人张先生”。

  1879年(光绪五年六月),海水大涨,碧流河水倒灌,东磴四周一片汪洋,淹没麦禾。水落后颗粒无收,乡民叫苦连天。张毓灵为赈灾,不但捐出家储玉米100余石(约2.2万公斤),还亲自赴复州动员各方赈灾,得粮200石(约折4.4万公斤)。他还从朝鲜购回一批粮食,救济灾民,分文不取。翌年春,又将自家储藏的玉米种子分发给众乡亲。

  东磴地处近海口,时有海盗登岸抢掠民财,骚扰百姓,居民惶恐,难以安居。官府腐败,熟视无睹。张毓灵捐资募勇,倡办团练,以为戒备,海盗不敢侵扰,居民得以安居乐业。乡亲们赠送“善义斋”匾,以褒扬张毓灵善举。

  1896年,张毓灵病逝于故里,终年60岁。
 
 
鞠世德
   
  鞠世德(1851~1942) 字子明。出生于奉天金州貔子窝(今普兰店市皮口镇)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明,立志长大经商。17岁时在貔子窝裕泰福杂货店当学徒,由于他勤于钻营,很快成为该店店员。正当他事业有成时,被年老体衰的父亲召回家中主持家务。但他心志在商,时刻关心工商信息。

  1880年,鞠世德独资开设协昌益杂货店,后又开设德源油坊、德顺泰杂货店,因经营有方,所设店号业务一帆风顺,均获厚利。1895年,他看到交通市场前景,遂开设德和顺作坊,专门制造四轮马车,被认为是大连地区手工工场业的先驱之一。随后,又在貔子窝开设德和兴、公和兴杂货店,在长山列岛(今长海县)创办德顺福杂货号。仅10年左右,便成为貔子窝杂货业巨头,工商界首富。

  1898年,沙俄强占大连,貔子窝成为大连北部有名集镇。由于商业往来增多,商民纠纷不断发生,鞠世德热心为商民排难解纷。他还热心地方公益事业,颇具正义感,热情爽直,为商民办实事乐此不疲。日俄战争期间,他为维护地方权益,苦心与日寇周旋,相机进退,减少了日寇掠夺的损失。因而在商民中深得人心,颇有声望。1906年,日本殖民当局宣布大连为自由港,中外客商随之云集大连地区,貔子窝的工商户猛增到400余家。第二年,貔子窝成立华商公议会,鞠世德被选为首任会长。1915年华商公益会改称貔子窝镇商务会,此后,换届多次,他一直连选连任,还曾担任当地二十四屯会长。任职期间,经他向全镇工商界募集10万日元,创设地方性质的银行“貔子窝镇金融会社”自任总经理;为全镇组建市场和劳动组合(劳动者协会),使全镇的经济发展与劳力供应相互配合,发展有序。

  1941年,鞠世德因长期劳累,年迈体弱,辞去会长职务。1942年夏于乡里病故,终年91岁。
 
 
宋奎昌
   
  宋奎昌(1863~1934) 出生于复州凝社(今普兰店市同益乡)。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曾在连承基部队任营长,连承基被害后返回家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宋奎昌目睹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无恶不作,气愤至极。1932年春,不顾古稀之年,积极参加抗日自卫军,在家乡同益地区及四平、沙包等地发展抗日组织。后到庄河参加邓铁梅抗日民众自卫军,先任营长,后任团长。自卫军成立后,在兵力不足、武器紧缺的情况下,他带领队伍一举歼灭日伪军荆福山部1个营。1934年,日军加紧围剿自卫军,他去凤城向邓铁梅请示下一步任务,邓铁梅任命他为桂云花抗日自卫军副司令。1934年6月,年过花甲的宋奎昌带领队伍在与营口伪军作战中被敌人包围,作战中队伍损失很大,他率余部强行突围,队伍被敌人打散,他的坐骑也受伤。最后,他冲出敌人包围,秘密回家。后因积劳成疾,重病缠身,未到一个月便病逝家中,终年71岁
 
 
顾人宜
   
  顾人宜(1867~1931) 原名人仪,字凤彬。1月25日出生于奉天省复州顾家岭(今普兰店市星台镇顾家岭村)。幼读私塾,及长习医,善针灸,为群众免费治病。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攻占北京,史称庚子之役。各地奉旨兴办团练。34岁的顾人宜经地方绅士推举,出任地方团练团总。1904年任复州聚社(今普兰店市星台镇)社长,并被当地庙会推举为“联庄会”会首,领导复州至庄河一带农民反对清廷的横征暴敛,多次进行抗捐抗税斗争。1908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接受民主革命思想,遂带领“联庄会”由地方自卫走上民主革命道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来,顾人宜集民军千余人成立革命军,以家乡星台顾家岭一带为根据地,向清军发起进攻。11月20日,他指挥革命军进攻驻防在李家卧龙(今普兰店市城子坦镇老古村)的清军巡防队,打响了辛亥革命在东北的第一枪,取得了胜利。同月27日,顾人宜在李家卧龙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庄河军政分府,任军政分府关东第一军司令官。他以此名义发布宣言,揭露清朝贪官污吏,把其比做“较之猛虎恶虫殆有甚焉”,申明起义的目的在于推翻清朝统治,响应南省革命,“除莠党而成新政,除酷吏而享自由”。他重视斗争策略,向关东都督府和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发出通告,要求日方严守“中立”。同时,向各处清军发送招降状,规劝清军官兵、巡警“无分旗汉回蒙,均可献军械以投降,并赏银6两,以示鼓励”,官军闻状纷纷来投。数日间革命军兵员即扩充至4000余人,并攻占了今普兰店市所辖的城子坦、星台等地区。11月29日,他率革命军攻打水门子(今普兰店市莲山镇),经过3个小时激烈战斗,清军巡防队大败,死伤百余人,生擒哨官奎裕庭以下20余人,革命军只伤4人。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为支援关外革命,任命旅居上海的奉天(今沈阳)人蓝天蔚为关外大都督。蓝天蔚到烟台后,任命顾人宜为关外军第一镇镇统。此后,顾人宜指挥革命军与清军防营数次恶战。相持不下之时,蓝天蔚在上海募集了学生军千余人,成立辛亥革命北伐第五路军(蓝天蔚为总指挥官)于2月1日夜陆续从花园口大孤山、城子坦等地登陆,与顾人宜庄、复革命军会师。

  革命军兵分两路。顾人宜率领其中一路军向瓦房店推进。2月4日再次攻占水门子,生俘清南路巡防帮统李子敬和管带陈宝珊。6日占领了瓦房店。2月14日,他率部回军水门子、北曲家店(今普兰店市沙包子镇)、坡子店(莲山镇)与清军激战,直到南京临时政府与袁世凯达成协议,清帝溥仪退位的消息传到前线,持续两天的激战方告停火。后,他率部开赴山东烟台。

   北京政府先是任顾人宜为关外军第一军司令,后因袁世凯歧视关外军,改顾军为旅,任顾人宜为陆军部中将咨议,授四等嘉禾勋章。1918年,顾人宜南下广州,任孙中山帅府参军兼政府咨议。1923年,他返回奉天,被张作霖任为巡阅署中将咨议。翌年,任奉军第一军参议。1925年,又改任鲁直联军督战司令。1927年,因积劳成疾,告假返乡就医。1931年5月1日在家中病逝,终年65岁。葬于家乡顾家岭。其墓葬被大连市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贵臣
   
  王贵臣(1871~1943)字天相。原籍山东省海阳县吉村人,清光绪年间自曾祖迁居金州厅唐房屯(今普兰店市太平村唐房村)。父作谋公,业儒习医,刚直可风。王贵臣7岁读私塾,天资聪颖,性情豁达,对人和善,乐于助人,且正直慨爽,讲义气。因体格健壮,颇有臂力,1889年经人推荐于旅顺道台公署任差。后嗣转差于毅军宋辕下、蒙委为亲兵马队哨官。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王贵臣颇以作战勇敢著称,屡立战功。不久宋奉调率部退到关内,他因孝敬老人,不愿远离家,遂于1897年请假归里,并从此离开军伍,在旅顺承办民间建筑,取得了一定的社会信誉。

  1898年沙俄强占旅大后,王贵臣承包从瓦房店、普兰店至金州之间铁路桥梁工程。三年后经俄方验收,质量合格。后来到普兰店定居,将积存的储金投资经营商业,在普兰店火车站附近开设金台客栈和金台杂货店等。数年之后,成为普兰店工商业大户,在大连工商界的声望也日益提高。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王贵臣为日军收购军粮,获得日方信任,被日军司令部邀为办理粮秣事务,战后与日本商人小出英利合资创办实业公司,如水田石场工程局等,营业收入可观。1911年时,普兰店新市街原不过荒凉一村,金州相贺民政署长同普兰店上竹支署长认为王贵臣才识卓越,任其为普街总办。从此他计划开辟普兰店街基,首先提倡建房屋,立集市。由于当年灾情严重,他从银行借款,从长春购粮转卖,不取毫厘,以济民难,使商民云集普兰店。普兰店濒海临河,经常发生水患,人心惶恐,难以安居,他申请官署,修筑堤霸,改变了普兰店街市低洼,经营惨淡的局面。他还创办电灯会社,组织家畜市场,提倡开发油坊,建设车场等。1912年,他任顾问,开始筹备普兰店商务会,1913年普兰店商务会成立,被选为会长。任会长期间,对于凡能够振兴商务的人,都委以重任,不惮烦劳,因而使普兰店工商业发展迅速,很快形成一个繁华的城镇。商民感到他靠得住,官署对他也深深信任。当时的关东州地方法院如有不能解决的民事,必请他为鉴定人一言而决。奉天省长王岷源因他热心公益事业,亲书匾额以褒扬善举。20年代初,经他努力奔走,集资创办了辽东银行,自任经理。

  1943年,王贵臣因病去世,终年72岁。
 
 

本条目最后由 casement 更新于2007-09-15 18:03:48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普兰店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普兰店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