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文物考古

[编辑]
辽滨塔位于新民市公主屯镇辽滨塔村的黄土岗上,因其傍依辽河岸边,世人称其为“辽滨塔”。

    它是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青砖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径为12.5米,按佛教以奇数表示清白的信念而筑。塔基高约10米,塔身八面各有一佛龛,上有一尊砖雕佛像端坐于莲花座上。双手合于胸前,慧眼远眺,神态怡然,头顶铜镜高悬,以示佛光普照,法力无边。每巨佛旁都有一胁体拱手而立,神情虔诚而庄严。两飞天盘旋于坐佛头顶,舞姿婆娑。八个角的棱柱下,各有一大力金刚扶膝蹲踞,两侧有十八罗汉护卫,各个手持兵器,威风凛凛。各檐角悬有铜制的“惊雀铃”,每逢微风拂过,铃声叮咚,清脆悦耳,数里之外,能闻其声。顶上塔刹高耸,上挂“飞毛铜”镜,阳光下金光闪闪……辽滨塔村曾流传这样一首诗:“辽滨夕照映霞天,低云苍穹看倪端,乳燕盘旋塔中戏,铜铃惊飞走角檐。”由此,人们可想见辽滨塔当年青春的风采。 然而,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沧桑,饱受风风雨雨的剥蚀和历次战争的摧残,如今的辽滨塔已变得老态龙钟—周身千疮百孔,斑斑驳驳,几经落顶,矮了许多,塔刹早已荡然无存;13层塔檐及风铃均已脱落,显得凸凹而又光秃;佛龛上的佛像多已改换仙乡,幸存的还能依稀辨出慈祥的尊容……。辽滨塔已恰似一个突兀而破烂的砖垛,看了令人颇有凄凉和悲哀之感…… 关于它的历史,多已淹没在苍茫的岁月之中;它建于何年和为何所建,人们已无从知晓。 辽滨塔已成为千古之迷。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当地流传着无数关于它的传说,一说因辽河多年泛滥,修塔供佛以镇辽河,防止其泛滥成灾,以祈得风调雨顺,保佑五谷丰登;一说修塔供佛以普渡众生,为百姓消弥灾难,保佑其康泰平安;一说古代星象家看出辽滨塔地区有帝王之气,要出“皇帝”,故修塔镇压,以巩固当朝统治……这无数的传说,给辽滨塔蒙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这一切都使人们感到古塔的神秘莫测,不断地加重了人们畏惧和崇尚的心理。因此,在悠长的岁月中古塔一直是许多当地人崇拜的偶像,把它看成神灵的化身,“风水”和灵气的根源,前些年,还有遇天灾人祸者到塔前焚香祷告。据史料记载,辽滨塔所在的辽滨塔村是古代辽河著名的渡口和交通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500年前的东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高句(读勾)丽占据了辽滨城渡口,把它做为军事基地,命名为“武厉城”。隋初,炀帝征高丽,占据了辽滨城,大业8年(公元612年)在此设辽东郡治所,命名为“通定镇”,次年大修此城。隋亡后又为高句丽所占。唐贞观十几年(公元645年),太宗代表高丽,夺取了通定镇城,改称“颇利城”,为“襄平守捉”(“守捉”相当于后来的节度使)治所。

    唐末契丹占据东北,建辽国,在辽滨设辽滨县治所,属辽州统辖,后又在此设辽州治所(相当于省军区司令部)。此时的辽滨城已发展成水陆畅通、商贾繁荣的都市。金代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撤辽州,辽滨县隶属沈州(今沈阳)。金末,金将鲜万奴与蒙古怪杰留哥为争夺辽河流域打了一场恶仗,史称“贞佑之战”。辽滨古城在这次战争中彻底毁废,从此,它的繁荣便永远地成为了历史。 然而,古塔并不神圣,它并没有给当地人带来幸福和吉祥。历代封建官吏的搜刮与重压,国民党兵匪官绅的重重盘剥,日本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践踏,一次又一次战争的摧残……都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滔滔的辽河水,是他们的一曲不尽的悲歌……“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诞生后,辽滨塔人才摆脱了痛苦和灾难,走上了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古塔终于有幸迎来了改革的盛世。

  1992年,辽宁省文化部门为保护这一古迹,决定抢修辽滨塔。沈阳、新民两市筹资100多万元,抢修工作于1993年7月拉开了序幕。7月13日,沈阳市考古队6人进驻辽滨塔村。勘测、绘图,搜取修塔的建筑数据资料,同时进行文物考古挖掘。消息一传开,辽滨塔沸腾了。很多人说:“这辈子还能赶上重修辽滨塔,有缘看看千年古塔新时的模样,真是万幸啊!”十里八村的群众也都来看塔,打听消息;一时间人们街谈巷议,奔走相告,修塔成了见面必谈的热门话题。可是,当地有些封建迷信观念较重的人,对考古队要挖塔里的文物不理解,说挖断了灵根,会破坏风水,甚至要结伙将考古队赶出辽滨塔村……对此,公主屯镇政府和辽滨塔村做了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保证了考古队工作正常进行。考古队的工作紧张有序。他们先对塔本身的外形进行测绘,获取了修塔的部分建筑数据,然后在塔的四周进行考古挖掘。通过钎探、铲刮、锹挖、丈量的方法,发现了原寺院围墙的地基:东西宽83米,南北只有一段,其余已毁掉。但估测南北总长约近百米,整个寺院占地约7000平方米以上。院内靠北侧发现了五开间庙宇遗迹,古塔就座落在寺院的南部。在塔旁还掘出了石龟形碑座,但石碑不知流落何方,终末能找到。考古队队长李晓忠说:“找到石碑,辽滨塔的谜就能全部解开,有关塔的修建年代及建塔目的,在碑文中都会有详细说明,可惜不知它在哪里。”考古队根据塔的建筑风格及周围的遗迹,确认辽滨塔为辽代舍利塔,断定塔中葬有当年辽滨塔寺院中的一位高僧,且存有他的舍利子(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火化遗体时产生的颗粒固体物)。考古队还推测塔有三宫——地宫、中宫、天宫,并且都有随葬文物。考古队员俊岩推测了当年的情景;在佛教盛行的辽代,当年这个寺院的规模很大,僧侣很多,香火曾经一度旺盛。其中一位高僧圆寂后,其弟子奔走化缘,集四方信徒之资修塔而葬高僧。塔落成之后,一定举行过盛大的典礼:巍巍塔下,香烟缭绕,钟馨声声,无数僧侣、信徒在一派梵响中顶礼膜拜……
出土文物
一、石刀

    石刀,三道岗子乡牛营子村采集的直背弧刃石刀,半月形,残长13.2厘米、宽4.7厘米、厚0.9厘米,中部有两个对穿孔,通体磨制。

  二、石铲

    1981年高台子208增音站出土的长条形石铲,体扁平而长,制光滑。长30.2厘米、宽5.5厘米、厚1.4厘米。属高台山类型。

  三、石剑

    石剑于1980年高台山墓葬出土,剑身扁平,尖部双刃锋利,页岩质,通体磨制。长32.2厘米、宽4.3厘米、厚1厘米。应属武器类,做为墓主人的使用兵器随葬。属高台山类型,为青铜器早期文物。

  四、棍棒头

    棍棒头是一种工具或原始武器,为青铜器早期和春秋时期文物。青铜器早期的棍棒头是1974年高台山墓葬出土,球状。直径6厘米、高5厘米,中有一圆孔,通体磨制光滑。属高台山类型。

  五、石狮 茵镇

    石狮茵镇是50年代公主屯镇辽滨塔村出土的辽代窖藏。1976年送交沈阳市考古大队。石狮为灰色细沙岩雕造,左右相向的一对,长19厘米、通高12.5厘米、座高3厘米,重约5公斤。在半圆形的石座上,一狮躯体蜷曲伏卧,狮首转向一侧,口微启而露齿,成束的头毛披垂头颈之上,长尾
盘于体侧,它平稳地伏在那里,凝视对面的同伴,神态安祥,姿势自然,造型优美,比例匀称,雕刻刀法洗练精致。茵镇是我国古代贵族室内用以压在茵席边角的饰物。我国中原地区,从远古起,直至五代以前,室内地面广敷大席。人们的一切起居活动全在室内的席上,就是所谓席地而坐的方式。五代以后,室内改设桌椅、卧榻等,茵镇也随之消失。但北方的契丹族仍席地而坐,使用茵镇。
   
  从石狮的造型、技法上看,与辽代雕刻作品的风格相去甚远。辽的雕刻品常常是比例匀称,造型呆板,刀功粗糙。据此推断该雕刻精美的石狮茵镇是由中原传入的。

  六、石龟砚

    石龟砚在50年代,出土于辽滨塔辽代窖藏。1976年送交沈阳市考古大队。该砚长18.5厘米、宽18厘米、高9.3厘米,浅绿色沙质岩雕造。龟首高昂,转向一侧。背横负簸箕形砚池。砚底部为椭圆形石板。龟身平稳卧于石板之上。龟首雕功精细,双目圆睁。龟颈部有三道凹带弦纹,形象生动。
最早的龟砚见于汉代,汉代的龟形砚有直颈单龟陶砚、屈颈单龟陶砚、交颈交尾双龟陶砚。到了隋唐时期则流行箕形砚,也称风字砚,形状象簸箕,前低后高,有两足或三足:前为砚池,后为砚面。石龟砚出土于辽代辽州州治窖藏之中,说明汉代文化对契丹族的影响。

  七、沈州站印

    沈州站印于1970年在张家屯乡出土。印为铜质。印面正方形,边长5.6厘米、厚1.5厘米。印背置长方形板钮,钮高3.6厘米。印面阳刻汉字篆体“沈州站印”。印背左阴刻“尚书礼部造,至元七年三月”,印背右阴刻“沈州站印”。钮顶端上刻“上”字。这颗印的年代为元代。
元代在全国开辟很多驿站。当时沈州地区属辽阳行中书省所辖,共有驿站120处,沈州站是其中之一。驿站是通达边情、宣布号令的重要设施。旱路用马车,水路用船。这颗沈州站印是当时沈州设置驿站的物证。为研究古代交通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八、铜钱

  铜钱,出土于三道岗子乡红花岗子村。窖藏唐宋年号的铜钱达一千余斤。反映了金兵南侵,社会动乱的史实。

  九、铁铧

    铁铧于1975年在三道岗子乡牛营子村出土。呈长三角形,前尖扁平,尾部内凹,两侧外弧长49厘米,尾部两端间距27厘米,厚3.8厘米。身上部有一半圆形大开孔。正面有一深窝,其表面漫圆无脊,俯视呈半月形,一次铸成。此铧应为辽金时期破土农具。

  十、铁锄

    铁锄于1957年出土于三道岗子乡牛营子村。长70.5厘米、宽15.1厘米。长把,锄刃为弧形,有曲形圆筒长銎,与现代所用锄头相差不多,是辽金时期锄草农具。

  十一、深腹罐

    深腹罐,1974年于高台山遗址出土。红褐陶,直口深腹,平底,器身饰有附加堆纹、三角纹、几何划纹。这种深腹罐是新石器时期的偏堡子类型的典型器物。

  十二、高足钵

    高足钵,1973年于高台山墓葬出土。可分四式:一式敛口,折腹偏于下部,腹部有四个对称竖盲耳,圈足内乳突较大;一式折腹移于中部,圈足增高,凸底缩小成瘤形,个别圈足装饰有四个对称长方形孔;一式直壁折腹在下部,腹有四个盲耳;一式圆腹缓收,无折腰,腹径在中部,腹有六个瘤耳,圈足近于垂直。均属随葬品,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器早期的文物,属高台山类型。

  十三、陶鬲

    陶鬲,袋形空足鬲,1976年于高台山遗址出土。口径32厘米,高41.1厘米。红褐陶,直口,三个空袋足,靠口沿部有四个扳耳,腹部有四个竖桥耳。属高台山类型。

  十四、陶壶

    陶壶,1973年于高台山墓葬出土。壶多为夹砂红陶,火候较高,部分呈褐色。有的器表施红色陶衣,并多磨光。器口内有一周抹斜,可分三式:一式直口、高领、平底、鼓腹,最大腹径居中部,光素无装饰,个别在颈的中部饰一圈附加堆纹;一式高领、口微敛、鼓腹,的颈底部饰一圈刺点纹,腹部有对称的竖桥耳和瘤耳,底较小;一式喇叭形高圈足,足与颈几乎同高,颈中部饰一周指甲压的附加堆纹。为新石器晚期、春秋、战国、汉代文物。属高台山类型。

  十五、绿釉鸡冠壶

    绿釉鸡冠壶,1956年于巴图营子辽墓出土。壶为圆身环梁式,高29.5厘米,腹径13.7厘米,底径8.3厘米。高身圈足、拉坯圆壶捏扁上部,加长状壶嘴及环状提梁,提梁上加指捏纹。胎质粗松呈白色,外挂绿釉,釉不到底,有泪痕。器身光素无皮条装饰。是容器,为辽代典型器物之一。

  十六、白瓷粉盒

    白瓷粉盒,50年代于辽滨塔村出土。1976年送交沈阳市考占大队。盒直径16.4厘米,高7厘米,形制呈扁圆。上下盒有子母口,釉为乳白色,釉泽光润明亮。盖上有褐色点彩。底有矮圈足。为高温细胎白瓷。此器系辽白瓷,仿定窖瓷器,制作较精。为辽代的梳妆用具。

  十七、白瓷大碗

    白瓷大碗,1975年于三道岗子乡牛营子村出土。口径19.2厘米,高6.3厘米。口沿微外卷。浅腹,腹呈半球形。圆足。釉白中泛黄有开片。碗内涩圈、圈足无釉。底部有“三”字呈赭色。可能是窖址或窑工和用器人的记号。胎骨的烧法程度较高。属辽白瓷系,为金代日用粗瓷。

  十八、其它文物

  除上述主要出土文物外,尚有巴图营子辽墓出土的三彩双蝶海棠盘,中古城子遗址出土的瓷瓶、瓷盘,新农村乡陆家收藏的清代遗物—祭红小掸瓶,柳河沟乡张家沟子张姓收藏的清代器皿—琉璃碟,姚堡乡收藏的清代文具—瓷笔架,陶家屯乡乌尔汗村收藏的明永乐年间造的铜钟,辽滨塔村李姓收藏的清代器物—铁战刀等。

本条目最后由 casement 更新于2007-09-12 14:49:52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新民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新民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