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特色产品

[编辑]
干红酒
 一、产业优势
  昌黎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特别适宜酿酒葡萄的生长发育,有四百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随着葡萄酒产业的迅猛发展,昌黎的葡萄酿酒企业和基地生产规模得到不断扩大,葡萄酒产量逐年上升,经济效益日趋显著。
  昌黎葡萄酒具有优良的品质和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自然条件,优良的栽培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国际一流的酿造设备和酿造工艺。孕育出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昌黎葡萄酒。红葡萄酒,酒体呈深宝石红色,透明晶亮,香气雅致、纯正,具黑加仑、小浆果果香,带洋槐花和堇菜花等花香气,入口圆润,芳香持久。白葡萄酒,酒体呈浅禾杆黄色,晶亮透明,香气纯正,果香和酒香雅致协调,具有苹果香、奶油香、柠檬香。口感圆润柔顺,回味悠长。桃红葡萄酒,酒体呈美丽的桃红色,具有按树香,果香和谐纯正。
  近年来,昌黎葡萄酒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和喜爱,并多次在国内外各类葡萄酒品评会上获奖。如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城”牌干红葡萄酒,1989年在巴黎第29届国际评酒会上荣获特别奖;1990年在巴黎第十四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1994年在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选拔赛上获金奖。2000年在“中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评酒会”上获得仅有的两项银奖。地王公司生产的北戴河”牌干红红葡萄酒于1984年在原国家轻工业部组织的评酒会上夺得金奖,以后又多次获奖。越千年公司生产的“越千年”牌干红葡萄酒在“上海国际葡萄酒评比会”上获得银奖。“龙洋”牌干红葡萄酒于2000年被河北省消协评为信得过产品,被吉林省酒饮协会评为重点保护产品。在首届中国秦皇岛昌黎国际葡萄酒节中国食品协会组织的葡萄酒果酒质量品评会上,野力公司生产的“野力”牌干白葡萄酒、华夏公司生产的“长城”牌干红葡萄酒分别荣获第一名。
  昌黎干红酿造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2000年7月,昌黎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及宣传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同年8月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城”和“中国酿酒葡萄之乡”。这为我县葡萄酒产业向更快、更高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8月6日,“昌黎葡萄酒”正式成为我国葡萄酒行业首家原地产域保护产品。这一桂冠,标志着“昌黎葡萄酒”已获得进军国际葡萄酒行业的通行证。至此,中国结束了没有受原产地域保护的葡萄酒的历史,是中国葡萄酒业与国际接轨的基本标志。
  二、发展现状
  昌黎县酿酒葡萄的快速发展始于1998年,经过近6年的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已稳定在3.6万亩左右,主栽品种为赤霞珠。常年产量可达3.5万吨,2002年全县酿酒葡萄产量3.05万吨。现在,全县共有葡萄酿酒企业26家,葡萄总加工能力9万吨,灌装能力8.5万吨。酿酒企业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涌现出了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中化河北地王集团公司、越千年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茅台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丘比特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秦皇岛万达酒业有限公司、田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等知名葡萄酒酿造企业。创出华夏“长城”、“地王”、“越千年”、“野力”、“朗格斯”、“茅台”、“丘比特”、“万达”、“昌黎干红”等国内知名品牌。
  2003年,新建、续建及扩建项目六个,总投资1.1亿元。主要包括华夏、茅台、金龙、海峪长城、万达、龙都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等新建、扩建项目。
  三、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技术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知名企业为龙头,以地域品牌为市场切入点,大力实施集约化、规范化生产战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中国干红葡萄酒城”这一品牌,将昌黎县建成全国最大和世界知名的酿酒葡萄基地和葡萄酒酿造基地。
  到2005年末,酿酒葡萄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葡萄酒产量7万吨,创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3.2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争取达到30%,力争使葡萄酒产业真正成为昌黎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使昌黎葡萄酒成为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地域品牌。一、产业优势
  昌黎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特别适宜酿酒葡萄的生长发育,有四百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随着葡萄酒产业的迅猛发展,昌黎的葡萄酿酒企业和基地生产规模得到不断扩大,葡萄酒产量逐年上升,经济效益日趋显著
  昌黎葡萄酒具有优良的品质和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自然条件,优良的栽培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国际一流的酿造设备和酿造工艺。孕育出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昌黎葡萄酒。红葡萄酒,酒体呈深宝石红色,透明晶亮,香气雅致、纯正,具黑加仑、小浆果果香,带洋槐花和堇菜花等花香气,入口圆润,芳香持久。白葡萄酒,酒体呈浅禾杆黄色,晶亮透明,香气纯正,果香和酒香雅致协调,具有苹果香、奶油香、柠檬香。口感圆润柔顺,回味悠长。桃红葡萄酒,酒体呈美丽的桃红色,具有按树香,果香和谐纯正。
  近年来,昌黎葡萄酒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和喜爱,并多次在国内外各类葡萄酒品评会上获奖。如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城”牌干红葡萄酒,1989年在巴黎第29届国际评酒会上荣获特别奖;1990年在巴黎第十四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1994年在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选拔赛上获金奖。2000年在“中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评酒会”上获得仅有的两项银奖。地王公司生产的“北戴河”牌干红红葡萄酒于1984年在原国家轻工业部组织的评酒会上夺得金奖,以后又多次获奖。越千年公司生产的“越千年”牌干红葡萄酒在“上海国际葡萄酒评比会”上获得银奖。“龙洋”牌干红葡萄酒于2000年被河北省消协评为信得过产品,被吉林省酒饮协会评为重点保护产品。在首届中国秦皇岛昌黎国际葡萄酒节中国食品协会组织的葡萄酒果酒质量品评会上,野力公司生产的“野力”牌干白葡萄酒、华夏公司生产的“长城”牌干红葡萄酒分别荣获第一名。
  昌黎干红酿造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2000年7月,昌黎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及宣传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同年8月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城”和“中国酿酒葡萄之乡”。这为我县葡萄酒产业向更快、更高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8月6日,“昌黎葡萄酒”正式成为我国葡萄酒行业首家原地产域保护产品。这一桂冠,标志着“昌黎葡萄酒”已获得进军国际葡萄酒行业的通行证。至此,中国结束了没有受原产地域保护的葡萄酒的历史,是中国葡萄酒业与国际接轨的基本标志。
  二、发展现状
  昌黎县酿酒葡萄的快速发展始于1998年,经过近6年的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已稳定在3.6万亩左右,主栽品种为赤霞珠。常年产量可达3.5万吨,2002年全县酿酒葡萄产量3.05万吨。现在,全县共有葡萄酿酒企业26家,葡萄总加工能力9万吨,灌装能力8.5万吨。酿酒企业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涌现出了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中化河北地王集团公司、越千年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茅台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丘比特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秦皇岛万达酒业有限公司、田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等知名葡萄酒酿造企业。创出华夏“长城”、“地王”、“越千年”、“野力”、“朗格斯”、“茅台”、“丘比特”、“万达”、“昌黎干红”等国内知名品牌。
  2003年,新建、续建及扩建项目六个,总投资1.1亿元。主要包括华夏、茅台、金龙、海峪长城、万达、龙都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等新建、扩建项目。
  三、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技术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知名企业为龙头,以地域品牌为市场切入点,大力实施集约化、规范化生产战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中国干红葡萄酒城”这一品牌,将昌黎县建成全国最大和世界知名的酿酒葡萄基地和葡萄酒酿造基地。
  到2005年末,酿酒葡萄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葡萄酒产量7万吨,创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3.2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争取达到30%,力争使葡萄酒产业真正成为昌黎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使昌黎葡萄酒成为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地域品牌。
水产品
翡翠岛”水产品成省名牌
日前,由团林水产养殖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翡翠岛”牌扇贝柱和“翡翠岛”牌河豚鱼分别被河北省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2004年河北省名牌产品和河北省优质产品荣誉称号。这是该公司在取得自营进出口权、“翡翠岛”商标注册权、“十万亩无公害和水产养殖基地”认证、兴宝冷冻厂对韩注册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团林水产养殖科技开发公司成立于1996年,主要从事水产品加工业。为提高公司水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公司通过建立信息网站、参加农产品交易会等形式,在保持原有老客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寻找国内外合作伙伴,收效明显。2004年,该公司生产加工的“翡翠岛”牌扇贝柱颗粒均匀,白嫩细滑,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远销美国,年出口量达260余吨;而“翡翠岛”牌河豚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又因其体内的毒素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远销韩国日本,年出口量达350余吨。去年,该公司出口创汇达2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
  另悉,该公司的出口业务已获省商务厅批准增项,业务范围由原来单纯的海产品出口扩大到农副产品、葡萄酒、服装等多种产品。
无公害蔬菜
品牌化种植让土地生金
4月11日,在城郊区刘李庄村南的蔬菜交易市场,几辆挂着“蒙D”牌照的大卡车停在路边,十几辆农用车把卡车围作一团,车上车下全是忙着装卸春甘蓝的农民。刚刚卖完菜的张庆来一边点着钞票一边说:“今天甘蓝每斤5毛3分,刚卖了1000多斤,明天还能收获1000多斤呢!”
  “这些天甘蓝卖得太快了,虽然全村上市量每天都在20万斤左右,但仍满足不了客商的‘胃口’。”正在给菜称重的经纪人李建臣说。旁边为菜农付钱的东北客商魏老板接过话茬:“这是我自四月初刘李庄甘蓝上市以来第八次前来收菜了。这儿的菜个头儿均匀、颜色翠绿、口感甜润,消费者很是喜欢,我平均一两天就得跑一趟。”他指着正在装菜的卡车说,“这车菜要运往辽宁抚顺,明天就能赶回来接着运呢!”说话间,又有几辆前来收菜的大卡车驶进了村。
  刘李庄村有耕地4000多亩,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设施甘蓝便在这里“扎下了根”并迅速发展壮大,如今全村设施农田面积已达3000多亩。在农业发展中,该村创造了“春甘蓝———夏玉米———秋菜花”三种三收模式,这一“高效种植品牌”使得农业效益大幅提升。村委会主任龙庆昌介绍说:“春甘蓝和秋菜花的亩产量在七八千斤左右,中间还能种茬玉米,能产一千多斤。去除各项投入成本,每亩地纯赚个五六千元不成问题。”去年冬天,该村投资18万元对农田用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共架设线路1.6万米,实现了所有耕地的“旱能浇、涝能排”。
  “我们村的蔬菜可直接进入秦皇岛市海阳蔬菜批发市场,通行证就是‘绿色无公害’。”龙庆昌说。为了保证蔬菜质量,该村在注册了“刘李庄”牌蔬菜,以品牌闯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入户,从优种引进、无公害农药管理、栽培技术等方面严把无公害关。村里还把无公害写进了村规民约,村里与农户签订无公害生产协议,实行一户一码、五户联保,一旦农产品出了问题,可凭编码追溯到种植户,较好的规范了种植行为。
抓源头 重质量 拓市场——“无公害”成我县蔬菜招牌
 连续数天的阴雨天气使得靖安镇陈庄子村民杨俊芬的温室大棚里出现了高温高湿,导致了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滋生,这可愁坏了她:使用农药吧,容易造成药物残留,不使用吧,这害虫越来越多。正巧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及时送来了一张“捕蚜黄板”为她解决了难题,没过几天,害虫被黄板“粘”了个干干净净,没用施用一滴农药。和杨俊芬一样,我县有3000多农户免费得到了“捕蚜黄板”以消灭虫害。
  面对市民越来越挑剔的“菜篮子”,我县农业部门认识到:必须打好“无公害”这张牌,才能使昌黎蔬菜在市场中站得住,叫得响。为此,我县从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环境检测和资质认证入手,对全县的蔬菜种植基地进行了土壤、水质、空气等环境综合评价,先后有16.3万亩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省级环评认证,并对白菜、黄瓜、甘蓝进行了省级无公害产品认证。确定了马芳营、刘李庄、新庄子等6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区。通过实验示范,提高了无公害蔬菜的科技含量,带动了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无公害蔬菜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
  为了把好无公害蔬菜产品的质量关,我县专门编制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由农技部门以科技下乡、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指导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负责对全县蔬菜基地产品定期抽检,每年检测蔬菜样品1000多份。先后推广了重力滴灌、生物桔杆反应堆、高频杀虫灯等农业新技术新设备,并在全县201个蔬菜生产专业村实施了一户一码、五户联保,消费者可根据编码追溯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甚至追溯到农产品种植者,对农民的种植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为了使无公害蔬菜叫得响,卖得出,相继注册了“小林上”、“新集”等6个蔬菜商标,进行品牌化经营。依托全县1500多名蔬菜经纪能人,昌黎蔬菜不但走俏国内各大城市,还远销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来、日本等国家。
应季水果
马铁庄的“草莓情结”
 绿油油的草莓秧、白里透红的草莓果、农民脸上幸福的微笑……走进马铁庄,映入记者眼帘中的是一幅温馨的画面。手提包装盒正忙着采摘的村民忙里偷闲向记者讲述了村庄的“草莓情结”。
  看到别的乡村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瓜果蔬菜,不仅市场价格高,而且也可以在空闲之际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于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马铁庄就逐渐有人采用温室技术种植草莓等温室作物,良好的市场前景带动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温室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他们利用空闲地搭棚、插秧、育苗,每个棚占地近一亩,能产约两千五百公斤草莓。在种植过程中,群众们相互学习,不断摸索,还定期不定期聘请技术人员来村讲课培训,村民们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
  如今的马铁庄草莓以其个大、味甜、成色好而畅销,真正成为了马铁庄村民的“致富法宝”。但同时,马铁庄村民也在不断摸索着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针对品种退化、品质下降、重茬病等问题,村民们采取技术更新、品种换代等措施,让草莓种植这一传统产业展露新姿。不仅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栽培方式不断更新,而且品种也在不断更新,棚室规格也越来越高,有的用上了钢筋骨架,有的增添了取暖设施,有的安装上了自动卷帘机,电钮一按,厚重的保温草帘就被轻松卷起。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今冬草莓别样红。还未到采摘期,村里的20多个草莓经纪人却早就联系好了销路。
  如今的马铁庄,草莓温室大棚发展到700余个,占地600亩,每年可产草莓3500万斤,为全村带来约400万元的纯收入。
甜玉米罐头
董秀琪:昌黎甜玉米第一人
 30余家加工企业、5.6万亩种植基地、40余个主要品牌、年生产能力3.2万吨、年创产值1.2亿元、产品占市场份额60%以上……甜玉米加工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县当之无愧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那么是谁把甜玉米引到了昌黎?7月17日,我们有幸见到了昌黎甜玉米第一人——董秀琪。
 在大蒲河镇益民食品厂,董秀琪正背着手站在脱粒机旁,一身农民打扮的他混在百十号工人中,如果没人指点很难辨别得出来。说明来意,他热心地带我们参观了新扩建的厂房和投资70余万元添置的生流水线,一根根玉米棒在经过去皮、脱粒、筛选、速冻后,变成如珍珠一般整齐均匀的玉米粒被装袋入库。董秀琪向我们介绍,现在基本上是加工这些半成品,上了这条生产线后,一个小时可以加工一吨半玉米粒,全部直接销往上海。
  谈起他的创业经历,董秀琪笑着说:“说起来还真有点故事啊!
  董秀琪文化水平不高,曾在村里当民兵连长,23岁被安排到一个困难村当生产队长,一干就是15年。1967年,他被派回大蒲河村任大队书记,任劳任怨14个年头。由于他个性秉直、处事公正、上进心强,一直赢得群众的尊敬和认可。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董秀琪眼看着外面一些人在下海经商中鼓起了腰包,脑子活络的他也意识到如果当一辈子村干部就得穷死。于是1991年,他向组织提出申请,想辞去职务,可是没得到批准。直到1993年,他找到了合适的接班人,才真正退了下来
  50岁开始创业,这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的,可董秀琪就是不服老。“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就一定得干,而且得干好。”他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与村里人合办了大蒲河镇第一家罐头厂,利用昌黎“林果之乡”的优势生产桃、梨等水果罐头,一年后分开自己单干。“那时候只是小打小闹,赚不了多少钱,但技术还是掌握了一些。”
  1994年,董秀琪在出差下饭店时,第一次吃到了“松仁玉米”这道菜,当时二十元的价格引起了他的注意:就这样一盘子玉米,怎么就值二十块钱?回到家后,他反复琢磨:如果咱也能生产甜玉米罐头,肯定会有很好的市场。于是,他让出差的朋友买回来几罐做研究。可当时在我国还没有甜玉米种,董秀琪了解到市场上只有一家吉林与美国合资公司生产的吉美牌玉米罐头,玉米原料全部是从美国进口而来。他通过朋友联系,专程跑到吉林去看个究竟。“咱到公司一看,人家完全是美式设备,统一流水线,而且是全封闭的。那水平咱现在也达不到。”
  考察回来后,董秀琪认识到想干这行并不容易,家里人也劝他放弃想法,安心做水果罐头,可他却坚持要破釜沉舟尝试一下。没有甜玉米原料,他就先拿普通玉米做试验。玉米收来了,脱粒又成了一大难题,因为罐头里的玉米粒大多是方形的,颗粒较均匀。怎么保证玉米粒的形状呢?他日思夜想,后来想到村民用来刮树皮的刀子,他就自己设计了模具,请铁匠师傅专门制作了一把“脱粒刀”,一用,还挺好使。脱粒问题暂时解决了,他抱着胆子从信用社贷款17万元上了设备,凭借以前积累的技术经验开始加工玉米罐头。从杀菌到配料,从口味到罐装,不知尝试了多少次,终于成功了,他注册的“蒲河”牌玉米罐头投入了市场,摆上了饭店的餐桌。由于价格相对甜玉米便宜,口味也还可以,又适应市场需求,第一年玉米罐头就使他收益了100万元。
 虽说有了一定的经营模式和经济基础,可董秀琪心里却还一直惦记着甜玉米,他委托安徽一位专门研究玉米种的朋友老郑帮他留意。1995年9月的一天,老郑打电话说帮他找了三斤六两甜玉米种,但还需试种一年才能大面积推广。“这样不又多耽误一年嘛!”董秀琪又犯了难。后来他听人说可以到海南岛进行育种,因为那里四季如春,可以减短生长期。于是,种子从安徽寄过来后,他就坐上飞机直奔海南岛的陵水县。他与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姐夫找到一个专门供外地人育种的小村,租了三亩多地,细心地把种子一粒粒种上。因为当地老鼠奇多,他们买了二百多元钱的药撒在每块地周围,晚上还要时常出去“巡逻”,生怕老鼠把珍贵的种子糟蹋了。海南的天气闷热,他们煎熬了16天,苗长出一手指头高。董秀琪仿佛看到希望。
  4个多月后,玉米收获了,400多斤珍贵的玉米种一路辗转运回了家,正好赶上春播。董秀琪以为有了种子就好办了,可没想到的是他又一次遇上了难题。由于种子籽粒瘪,村民们都不敢种,更担心种了到时没有人收。董秀琪跑了十几个村庄都没人愿意种,最后他只好到昌黎公证处做了公证,并以“免费提供玉米种,每种一亩配送60斤化肥,收购价5角一斤”的条件让围杆庄村的一些老百姓接受了。“当时这样做的确很冒险,如果到时收成不行,我的损失可就大了。可那会儿就有一股子冲劲儿,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发完后还剩了不少种,董秀琪就自己在团林租了300亩地,雇人种植管理。由于甜玉米成熟早,怕别人偷,他就搭铺在地里看着。经历了种种波折,董秀琪经心培育的甜玉米加工成罐头后,在市场试销成功,由于当时国内甜玉米加工企业少,也让他从中品尝到了“甜头儿”。
  为了能填补甜玉米在国内的空白,董秀琪还多次到中国农科院向专家反映情况,引起了专家的重视。1996,农科院把甜单8号玉米种从泰国引进国内,开始了推广种植。此时的董秀琪更是依靠“诚信经营”在国内闯出了品牌,闯出了市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村里的其他加工企业见他赚了不少钱,于是纷纷转行做起了甜玉米罐头。在他的示范引导下,几年间,全镇已建成甜玉米食品罐头厂30余家,年总产量3.2万吨,实现利税1100多万元,产品遍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全国大中城市,其“公司+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全县形成了5.6万亩甜玉米种植基地,使6000余户种植户从中受益,同时还带动了纸箱包装、制罐等相关企业的发展。
  2005年,董秀琪又投资700多万元扩建了厂房,购置了一条新的生产流水线,现已成为我县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甜玉米加工龙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如今董秀琪头发已见斑白,可依旧干劲儿十足:“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得有个目标,有股子冲劲儿,去年我又看好了一个新项目……”我们相信,64岁,照样是创业的好年华!
龙家店粉丝、淀粉
龙家店镇粉丝业的基本情况
龙家店镇素有“甘薯粉丝之乡”的美誉,粉丝生产自八十年代初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目前已拥有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粉丝企业33家,其中出口粉丝企业7家,2002年全镇粉丝产量达10.2万吨,实现产值达2.56亿元,实现利税2700万元。全镇拥有秦皇岛神腾食品有限公司、秦皇岛金兰食品有限公司、秦皇岛永顺食品有限公司、秦皇岛恒达食品有限公司、秦皇岛金华食品有限公司、秦皇岛永青食品有限公司、秦皇岛国锋食品有限公司、秦皇岛三利食品有限公司骨干粉丝企业8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韩国、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秦皇岛神腾食品有限公司经过两次改扩建,已成为年产量7000吨,年产值3500万元,年创利税350万元的粉丝龙头企业,年创外汇可达340万美元。多年来,“神腾”牌粉丝一直供不应求,是国际市场著名品牌之一,并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3年,全镇粉丝业新上项目7个,总投资1190万元,项目建成后,使全镇粉丝年生产能力达14万吨,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4350人,粉丝加工业已成为镇域经济的主要立镇产业之一。

本条目最后由 casement 更新于2007-06-11 21:41:50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昌黎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昌黎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