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简介

[编辑]

苍南于1981年建县,是浙江的南大门,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省政府命名的革命老根据地县。
  
苍南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带,这里的气候温和,风光秀丽,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苍南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这里的人民勤劳聪明,善于经营,富于创新,敢为天下先;苍南的市场体系健全,商贸往来活跃,这里的家庭工业、专业市场、股份合作企业、龙港农民城建设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印刷、塑编、纺织等行业及明矾、蘑菇、四季柚、梭子蟹等产品蜚声海内外。

今苍南地,远在商周时期便有人类活动。春秋时为东越瓯人地。战国时属越,秦统一中国后,属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闽中故地置闽越国,属闽越国。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世称东瓯王,为东海辖地。武帝时,东瓯举国内迁江淮间,国除。昭帝始王二年(公元前85年),今苍南地属回浦县。此后历属章安、永宁、罗阳、安阳、安固、始阳、横阳、永嘉平阳等县。

        1981年3月6日,中共平阳县委、平阳县革命委员会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关于要求分县问题的报告》。6月18日,国务院给省政府下达批复,批准设立苍南县。将原属平阳的矾山镇以及灵溪、矾山、马站、金乡、钱宜山、桥墩等7个区的72个公社划归苍南县管辖,县城设在灵溪镇。同年11月5日,苍南,平阳分署办公。后经几次行政区划调整,现辖36个乡镇(其中乡16个、建制镇20个),104个居民区,818个行政村,总人口122.4万。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隅,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西北文成两县接壤,陆地界于东经120°7'-121°07'1,北纬27°06'-27°36'1。县境地形北部宽阔,南部狭小,略呈三角形,亦类似侧飞雁。全县陆地面积1261.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8.88公里

        苍南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18℃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208天?288天,年平均降雨量1670.1毫米。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177.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3亿元,同比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78.72亿元,同比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84.09亿元,同比增长15.1%。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41.1%、54.3%。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1:44.8:46.1调整为8.4:44.3:47.3。人均生产总值14291元,同比增长11.8%,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879美元。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8.3%提高到9.5%。外贸出口依存度由9.7%提高到10.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38.2%提高到40.0%。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625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541人,失业率为3.0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农业―――农业经济受圣帕、韦帕等强台风影响后仍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其中农业产值7.22亿元,同比下降2.1%;林业产值0.51亿元,同比下降3.8%;牧业产值3.45亿元,同比增长28.7%;渔业产值13.73亿元,同比增长8.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1.3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6千公顷,同比下降8.0%,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9.98千公顷,同比下降8.5%。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2.36万吨,同比增长29.5%。蔬菜、茶叶、油料、水果等经济作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产
  全县财政投入生态公益林专项资金45万元,全年造林面积201公顷,幼林作业面积133公顷,四旁零星植树62万株。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全年木材采伐量0.01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9%
  全年肉类产量1.27万吨,比上年增长2.5%。年末牛、羊、家禽等存栏有不同程度下降,猪肉产量下降,牛肉、禽肉产量稳步增长,牛奶产量比上年略有增长。
    
  全县水产品总产量20.69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产量略有增长,淡水渔业产量与上年持平,海水养殖面积同比增长6.2%,淡水养殖面积有所下降。
2007年渔业生产情况
指 标 2007 比上年增长%
水产品总产量(万吨)        20.69 0.3
海洋捕捞                                17.12 0.3
海水养殖                                2.85    0.7
淡水产品                                0.72 持平
海水养殖面积(千公顷)    5.16 6.2
淡水养殖面积(千公顷)    2.79 -2.8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5个,新建农业产业化基地9.5万亩,新培育市级百龙企业3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在全市率先成立第一家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拥有农(渔)业机械总动力47.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全年农村用电量4.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
  年内耕地增减相抵净增长189公顷。年末实有耕地28.23千公顷,其中水田20.72千公顷。全县人均耕地0.340亩。

    

    
灵溪----中国塑编之都
  工业和建筑业――2007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6 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农村私人投资8.70亿元,同比增长6.9%。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7.6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85亿元,同比增长60.4%;第二产业投资26.06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工业性投资24.92亿元, 同比增长30.6%;第三产业投资20.72亿元,同比增长7.0%。
  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64 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2.35亿元, 同比增长39.8%;电力、燃气及水业投资4.92亿元, 同比增长140.0%;交通邮电项目设施投资0.97亿元,同比下降52.2%,教育设施投资0.35亿元, 同比增长250%。
  全年限额以上投资项目185个,比上年增加45个。全年新开工项目72个,比上年减少1 个。

  2007年房地产完成投资根据项目所在地统计苍南投资15.96亿元,比去年增长9.0%。全年本地房地产企业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69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住宅建设投资4.45亿元,同比减少0.4%。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17.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8%;竣工面积4.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3.7%;商品房销售面积2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8.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2.0%;商品房销售额8.05亿元,同比增长17.7%。

印刷车间    
塑编生产车间    
  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城乡消费品市场同步增长,其中县城和县以下零售额分别为32.95亿元和52.49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6.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3.78亿元,同比增长16.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66亿元,同比增长18.6%。批发零售贸易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67.30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30.15亿元,同比增长15.5%。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类增长7.5%,医药及医疗器材类下降31.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0.6%,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增长108.1%。
  年末全县共有超亿元市场9个,年成交额93.19亿元,同比增长16.8%。
龙港——中国印刷城
  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1.18亿元,比上年增长 11.3%;实现工业总产值403.32亿元,同比增长17.4%。    

  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3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16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轻工业产值81.96亿元,同比增长23.4%;重工业产值79.49亿元,同比增长15.0%。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40.0%,比上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
  全县拥有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7 家,比上年增加6 家,实现工业产值93.64亿元,同比增长16.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58.0%。其中产值超3亿元企业7家, 比上年增加3家。从行业划分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等六大行业产值均超过10亿元,全年实现工业产值 118.98亿元,同比增长 20.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73.7%。
  效益考核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利税总额11.40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利润总额5.58亿元,同比增长44.7%,分别比上年提高16.9和28.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考核企业中,发生亏损企业41家,亏损企业亏损额0.49亿元,同比下降23.8%。年末企业应收帐款净额30.1亿元,同比增长17.6%;产成品存货9.28亿元,同比增长46.3%。改善企   今年我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5只,市名牌产品4个、市知名商标8只。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5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全县拥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44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8.58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利润0.67亿元,同比增长15.5%;年末拥有资产12.3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价3.55亿元;全年施工面积127.14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81.30万平方米。

金乡徽标
仪器仪表生产    
  对外经济―――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进口总额0.27亿美元,同比下降4.5%;出口总额2.43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外贸依存度为11.5%,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0.4%,分别比上年提高0.4个和0.7个百分点。

  目前,与我县建立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00多个,年末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累计310家。出口市场不断拓展,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主导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新签外资项目2项,新签协议项目金额57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2.1%;实际使用外资2678万美元,同比下降7.7%。

  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年末公路总里程59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5公里,一级公路29.3公里,二、三级公路220.4公里。全县通公路行政村776个,通车率100%。年末机动车拥有量2.66万辆,比上年净增加0.76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99万辆,载货汽车0.66万辆,摩托车1.32万辆;私人汽车1.39万辆。
    
  全县邮政业务总量0.66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函件总量2255万件,包裹总量9.2万件,汇票11万张,特快专递23万件,订销报纸1757万份,订销杂志50万份,集邮业务16.65万枚。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0.2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电信业务收入9.66亿元,同比增长7.9%。年末本地电话用户数达到42.47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15.0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 83.55万户。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34.1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53.9部/百人提高到67.1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11.80万户,同比增长2.2%,其中宽带用户8.39万户,同比增长24.7%。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35.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6%;国内旅游收入10.20亿元,同比增长16.0%。接待境外入境旅游者8690人次,同比增长30.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94.1美元,同比增长26%。全年旅游总收入10.50亿元,同比增长10.2%。

      全年用电量30.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工业用电量20.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2%;居民生活用电量5.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

鹤顶山风力发电场
高速公路
站前大道
  财政、金融和保险―――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6.90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1亿元,同比增长37.6%。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65亿元,同比增长19.0%。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5.54亿元,同比增长33.2%;科学技术支出0.21亿元,同比增长14.2%;医疗卫生支出0.93亿元,同比增长44.4%;农林水事务支出1.49亿元,同比下降1.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61.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2%;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61.31亿元,同比增长23.4%。全部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37.38亿元,同比增长30.0%。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94.35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年现金净回笼3.15亿元。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30.6%;人身险保费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16.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7亿元,同比下降15.5%。其中,财产险赔款0.74亿元,赔付率53.1%。

         苍南县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焕发出勃勃英姿,经过几年的长足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一批工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块状经济集聚效应日益凸现,形成了以印刷、塑编、纺织、商务礼品、食品加工、仪器仪表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体系,家具、不锈钢、陶瓷、包装材料、高分子纤维、医药等新兴产业得到培育,“中国印刷城”、“中国塑编之都”等国字号基地先后落户苍南。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9671万美元,同比增长89.1%,其中外贸出口额6565万美元,同比增长54.4%,增幅列全市第一。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建成有机茶、蘑菇、四季柚、马蹄笋、席草、鲜巴佬和草食型畜牧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马站、沿浦、观美等镇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席草之乡”。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稳步增长,2003年水产品产量20.52万吨,产值11.09亿元。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建筑业、旅游业、金融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商贸经济非常活跃,目前已有水产品、副食品、商务礼品等80多个专业市场辐射浙南闽北地区,年成交额80多亿元。“中国礼品城”国字号招牌去年落户苍南。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多年来,我县实施“基础先行”、“重点突破”战略,以水、电、路、通讯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基本构筑起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平台。高速公路苍南段的通车,苍南到温州只需40分钟,苍南到福州只需3个小时,温福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就绪,苍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104国道过境公路、龙金大道、环海公路相继建成,全县公路里程达到578.28公里。瓯南大桥、灵江山海经济协作区、大渔湾围垦工程先后启动等,都将为苍南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奠定良好的硬环境。

本条目最后由 61.164.98.* 更新于2009-09-11 13:00:32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苍南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苍南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