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吴堡青训班旧址简介

[编辑]

** 请帮我们补充基本信息 **
            在抗战的日子里,地处泾阳县的安吴堡青训班,总共培训了12000多名爱国青年并将他们输送到各个抗日战场,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安吴堡地处泾阳县北10公里处,北靠嵯峨山,是国学大师吴宓的故里。60多年前,名扬天下的安吴堡青训班就曾设在这里。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在内外压力之下,于1937年9月23日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和国共两党合作的谈话。不久又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一些条件,释放了一批“政治犯”。时任中共中央青年部长、西北青救会主任的冯文彬受党中央派遣前往八路军115师留守处和中共陕西省委驻地泾阳县云阳镇,参加接收安置从监狱释放出来的同志。这项工作结束时,中共中央陕西省委负责人贾拓夫向冯文彬提出,陕西有西安事变后青年运动的骨干,需要对他们进行抗战军事知识和马列基础知识的训练,请中央青委帮助。冯文彬答应下来,并和几位同志商量,认为创办一个短期青年学校很有必要,同时又考虑了办校的经费、名称、时间、地点、教育内容、组织系统等。

  青训班最初并不在安吴堡,第一期是在云阳镇斗口于右任先生的农场举办的,时间是1937年10月11日,名称为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以后又相继改称战时青年训练班、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班主任是冯文彬、大队长乐少华,学员总共有150多名。第一期培训15天后结业,各方反应良好,省委又提出举办第二期。

  此时,包括沦陷区在内的全国大批青年学生奔向西北,要去延安,给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增添了压力,八路军办事处也希望有一个训练班,接收这些要去延安的青年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期训练班的地点就由斗口移到了云阳镇的城隍庙,学员则增加到500多人,时间延长到20天。

  从第四期开始,青训班搬到了云阳北约五里的安吴堡。中共中央先后从抗大、中央党校选派了一批经过长征的干部和具有一定文化理论水平的干部作为骨干力量,加强青训班工作,1938年1月,胡乔木担任了青训班副主任。
        
        安吴堡青年训练班自1937年10月创办到1940年4月撤离,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共开办过14期,组编了127个连(队),培训了12000余学员。被誉为“抗日青年的熔炉,青运史上的丰碑。”为青年运动史谱就光辉的篇章。

  
  随着青训班的影响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投奔到这里。学员有从敌人铁蹄下和沦陷区逃出来的青年、有从遥远的异地他乡归来的爱国华侨,他们中间有农民、有工人、有职员、有小商小贩,也有艺术家、工程师、留学生、军官、士兵……还有很多国民党大官的子女,他们有人驾着马车、有人从泾河摆渡、也有像他一样步行而来。青训班针对学员们不同的特点,将他们整编为军事连、农民连、研究连、儿童连等等。

  当时青训班的条件十分艰苦,而且学员越来越多,安吴堡没有一间房子能容纳下1000多名学员一起上课,课堂于是就由室内搬到了吴家陵园,一是地方大,二是陵园有很多青柏,有防空的功能。没有课本,就由任课老师自编,没有笔,他们就用木棍蘸着颜料水写。干部们每个月只有一块钱的补贴,伙夫也是一块钱,遇到青训班经费紧张的时候,伙夫就不要钱,算是义务劳动。由于开办青训班的初衷是为了“在最短时间授予青年各种最低限度的军事政治常识”,所以学员们所上的课程主要有两个部分:军事+政治,军事课主要讲解武器的使用和军事演练,如操场动作、射击兵器、步兵战术、游击战术等,政治课则教授学员们一些政治常识、社会理论,如社会科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
  在青训班不断壮大的同时,青训班的机构设置也健全起来。“生活方面的事情,一切都由组织安排好了,学员只管学习训练”,“青训班当时有正副班主任,下设生活指导处,负责生活指导科,社会工作科,学生总会,俱乐部,民运科,组织科,人事科等工作;教务处,下有学习指导科,军事科,教务科,图书馆;总务处,下有管理科,供给科,事务科,会计科,医务科等,另外还有印刷厂、油印科、还有青年书店,学习训练之余可以到书店看看书”。

  随着青训班的逐步发展,学员由每期的150多人增加到后来的1300多人,训练时间由每期的2~3周延长至后来的1~3个月,第七期就有1000多人,培训时间有两个多月。

  青训班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支持。1939年10月5日,毛泽东为安吴堡青训班成立两周年纪念题词:“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宝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但青年同志的自然的缺点是缺乏经验,而革命经验是必须亲身参加革命斗争,从最下层工作做起,切实地不带一点虚伪地经过若干年之后,经验就属于没有经验的人们了!”

  青训班名誉主任朱德1938年从前线回延安时,专程去安吴堡,向青训班干部、学员做报告,并题“学好本领上前线”进行鼓励。

  青训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1938年4月,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校长李公朴先生参观青训班后,写了《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怎样创办战时青年训练班》一文,详细介绍了青训班的创办过程、组织特点、课程种类、教育方法等,扩大了青训班在全国的影响。

  1938年6月27日,世界学联代表团成员柯东满、福落特、雅德、雷克南等人还专门前往安吴堡青训班考察。

  1939年1月,中共中央青委为贯彻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决定从青训班选调一批青年干部,组成六个西北青年战地工作团,开赴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战地工作团成立后,先到安吴堡附近实习。学员们采用家庭访问、慰劳抗日军属、画漫画、写标语等形式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战地工作团到达抗日根据地后,帮助农救会、妇救会等工作,宣传减租减息运动的意义和做法,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

  1940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青训班撤离云阳回延安,全体学员进入“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继续学习。

  
  

本条目最后由 会飞的猫 更新于2009-07-04 19:26:14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周边其他目的地

安吴堡青训班旧址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安吴堡青训班旧址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