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平乡不可错过


<返回平乡·不可错过

平乡县兴固寺

  casement   2007年6月20日

京南第一古刹——平乡县兴固寺
  平乡县位于河北南部,西距邢台四十五公里,滏阳河、漳河纵贯南北。平乡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位在要冲。历史上以巨鹿郡治闻名,是咸阳至沙丘宫和北方民族南渡黄河,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秦朝末年发生的钜鹿大战,留下“破釜沉舟”和“作壁上观”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平乡县是黄巾起义和太平道的发源地;有名扬四海的梅花拳祖师“邹氏墓地”和我国北方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兴固寺,众多的文物古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冀平原大地上。
天竺白马
  兴固寺位于平乡县城正东四公里窦冯马村中,东临漳河,南距邢清公路一公里,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该寺院占地面积108亩,寺内建有大雄宝殿,二殿、三殿、大悲殿、舍利殿和东西厢房、方丈室、戒堂、课堂等,规模宏大,蔚为壮观。据古代修缮残碑留有“天竺白马以及金山石雍慈恩”字迹记载,兴固寺始建西汉末年为印度僧人所造。佛教渊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初传中国,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信仰之一。后赵时期在北方影响最大的高僧是由印度经西域来华的佛图澄,佛图澄受后赵皇帝石勒信赖和恩宠,在今邢台的襄国一带广置寺院,弘法传道,携大量金银造寺者,非皇室供养不能有此巨资,故由残碑考究,兴固寺可能由常年居襄国的印度高僧佛图澄在原寺基础上加以完善,逐渐成为北方闻名的寺院。
  据记载,北宋时期兴固寺为汴京安国寺上寺,安国寺作为下寺直接受兴固寺总领。民间流传每次开坛受戒,寺内有一口大锅,一担二小米下锅,熬出的小米粥依然是清汤寡水,可见僧人众多,香火鼎盛,佛事也因此达到高潮。
  至元元年,兴固寺经大规模修缮,“金碧辉煌,见者改观,宫殿巍峨,佛像森列,气势非凡”。民间流传皇都建制按兴固寺格局布置,其建筑图纸由兴固寺抄走,“先有兴固寺,后有北京城”之说代代相传,元朝的开国元勋刘秉忠曾在邢台天宁寺为僧,与兴固寺素有往来,后扶佐忽必烈定都北京(元大都),并奉诏规划京都皇城,刘秉忠设计皇城,以兴固寺作参考,不是没有可能,而此次的兴固寺大规模修缮,与元朝重臣刘秉忠有直接的联系。
  明清两朝,兴固寺享有“出京第一寺”之美誉,明嘉靖十五年重修碑记“兴固寺乃畿南一大丛林”,说明该寺历久不衰,在佛教史上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尊贵地位。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兴固寺屡遭劫难,渐至衰败。
名刹遗韵
  兴固寺曾有僧田330亩,寺内有马棚、车棚、伙房、磨房、碾房、账房、库房、农具房等,平乡解放后遣散僧人,先后被平乡县第四区公所、冯马乡政府、粮站、供销社、卫生院、冯马中学等单位分割占据,多次对兴固寺改建、添建、拆迁,面目全非,“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坏尤甚,众多历史文物被窃走、焚烧、砸烂,致使千年古刹毁于一旦。
  兴固寺遗址保存有大雄宝殿、三殿、舍利殿及塔林塔座若干,现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面宽五间,高十二米,歇山顶,滚龙脊,木架结构。殿内供释迦牟尼汉白玉石像,原像为木身贴金,内空,其心脏处置一金质元宝,寺败后被寺僧取走,抗战时期八路军活跃在漳河两岸,以兴固寺为落脚点,在佛像腹内藏匿伤员和枪支。佛像侧置十八罗汉,佛前原有连盏树状灯塔,共七十二佛,头顶七十二灯碗,青铜铸就,造型奇异,今已不存。
  三殿高九米,硬山瓦顶,面宽三间,抬梁式木架结构,有清乾隆十四年“皆大欢喜”和道光十五年所立“偏覆大千”两块牌匾。此殿原供弥勒佛,背后有护法韦陀站像,东西两壁彩绘四大天王。殿内梁檩为鸟柏木材,鸟柏经刮刨翻新,鸟形益加清晰,其状如燕似鹊,或站或翔,或仰首鸣奏,或翘尾侧听,栩栩如生,有满殿绕飞之感。鸟柏为异珍奇材,今邢台皇寺仅存活一株,整座大殿用鸟柏构建,可见昔日兴固寺地位之尊。
  舍利殿为元代建筑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硬山瓦顶,琉璃镶边,斗方填心,山花为高浮雕琉璃彩游龙戏珠,背顶东西砖雕“峻”、“极”二字,有凭高远眺无尽之意,前廊为龙头斗拱,檐椽悬挂铜铃,清风徐来,铃声悠扬,如喃声梵乐,令人顿入无尘境界。门楣木雕“金刚舍利”四字,殿内木构呈“金”字,遍施彩绘,因年代久远,彩绘多变乌剥落,唯贴金游龙雨蚀不脱,光亮如初。殿中原有木雕舍利塔,高至殿顶,塔角有四大金刚护卫。舍利塔被毁,发现塔下地宫,内藏舍利子,供长明灯(俗称万年灯),石制桌椅及经书八柜,计4870卷。
舍利安在
  舍利为高僧修达圆寂之物,称为佛界圣物、镇寺之宝,有关兴固寺“舍利子”的来历,据碑文记载,有两种说法:一是印度高僧携释迦牟尼佛骨来兴固寺,因感念兴固寺僧众诚意,遂赠于该寺;二是兴固寺僧人祥光云游至山西奉圣寺,于废址中得舍利子数颗,当时征得该寺僧人同意,将舍利移至兴固寺,于寺东院建舍利殿,殿内奉舍利塔,殿和塔俱仿原寺风貌,并纳山西僧人,专给舍利殿香火,以示不忘根本。
  舍利塔碑为清乾隆十五年所立,残高126厘米,残宽66厘米,书撰者姓氏俱失,碑文有“太老和尚于乾隆十四年间,晋祠舍利而出,与魏等不远徙程,勤国拜祷,求请舍利来也”,其年代与舍利殿建筑风格大相径庭,令人莫衷一是,看来在清朝前期,世人对兴固寺舍利的由来已经模糊不清了。
  兴固寺历经1935年、1937年、1943年和1947年四次浩劫,舍利和经卷运出地宫后大部分散失。舍利共十三颗,分装在两个精致瓷瓶内,其中一颗于民国二十三年被方丈老圣僧卖与五台山,另有六颗被小和尚张大昌离寺带走,其余六颗在土改运动中散失。张大昌是邢台威县人,寺败还俗后在威县、广宗、巨鹿、平乡一带行医,名气很大,张大昌曾言“老闺女终要回娘家”,表达了归还兴固寺圣物的心愿,但解放后寺院挪作他用,张大昌一直没有机会。1999年张朝显、窦全荣、窦春怀、窦永泽等佛教徒为弘扬佛法,多次自费乘车去威县寻找舍利,因张大昌已经故去,始终未果。
  前不久在冯马村一农户家中发现兴固寺分装舍利瓷瓶一个,舍利子三颗。寺内主持印宏法师收回部分散失经书,并藏有海圆法师舍利子、舍利花两颗。
再铸辉煌
  一九九二年,平乡县政府批准“兴固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把扩修兴固寺列为旅游开发重点项目,冯马乡政府、粮站、卫生院、供销社和冯马中学等单位陆续由兴固寺迁出。
  一九九六年,印宏法师受佛协委派来到兴固寺主持佛事,印宏法师早年在北京灵广寺受教,从师海圆大师,现为平乡县佛协会会长、平乡县政协委员、邢台市佛协副会长、兴固寺主持。中国佛协副会长、省佛协会长、原柏林寺方丈净慧法师和普彤寺首座、著名得道高僧弘川法师先后莅临兴固寺,对该寺在佛教史上所起的作用给予肯定,并针对该寺现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平乡县委副书记马贵华同志亲自布置,积极动员,为恢复兴固寺原貌、弘扬平乡历史文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农历三月初六,平乡兴固寺召开弘扬佛教文化大会,云集了北京及各地的居士及佛教徒四千多人,传道弘法,场面宏大。会上市佛协、县佛协对兴固寺的恢复与发展作了具体的安排,北京、青岛几位大居士表示,广泛联系国内外居士和佛教徒还兴固寺本来面貌,引进资金作出贡献。
  就在笔者采访即将结束时获悉,该寺院内发现地下埋藏着许多碑志。它将对进一步考证兴固寺的历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平乡县佛协正组织佛教徒在积极的挖掘中。
  红尘滚滚,黄沙漫漫,晨钟暮鼓,佛声呢喃。平乡县兴固寺历经沧桑和荣辱,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在漳河岸边。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新焕发了生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兴固寺定能重铸辉煌,再次成为名扬四海的旅游观光和朝圣之地。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平乡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平乡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