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历史事件

[编辑]

小金川之战


  清乾隆十二年至四十一年(1747~1776),清廷对四川大、小金川地方土司进行的两次重要作战。

  大、小金川地处四川西北部,山高水险,约3万户藏民聚居其间。清顺治七年(1650),清廷以金川卜尔吉细内附,授土司职。康熙五年(1666),又以嘉勒巴归诚,授“演化禅师”印。雍正元年(1723),以嘉勒巴庶孙莎罗奔曾从清军平定西藏羊峒有功,授金川安抚司。莎罗奔以属地自号大金川,以旧土司泽旺为小金川,自此,大、小金川分治。莎罗奔日渐势盛,图谋兼并小金川及邻近诸土司。乾隆十一年(1746),莎罗奔劫持泽旺及其印信,经四川总督檄谕后,才使泽旺回到小金川。

  十二年,莎罗奔起兵攻掠革布什札和明正两土司地区。清廷命四川巡抚纪山派兵弹压,反为所败,遂命云贵总督张广泗为四川总督,统兵3万分两路由川西、川南进击大金川。六月,进屯小金川之美诺(今小金县城),以泽旺弟良尔吉(实为莎罗奔间谍)为向导,期以是年告捷。莎罗奔对清军动向了如指掌,固守勒乌围(今金川东),令其侄郎卡居噶尔崖(又作噶拉衣,今金川东南),倚山临河,致清军师劳无功。张广泗复请增兵万人。十三年春,清廷派大学士讷亲为经略,前往督师,并起用岳钟琪以提督衔随行。讷亲初至,锐意进取,督军竭力攻噶尔崖,总兵任举、参将买国良战死,军士多有伤亡;又采取以碉逼碉、逐碉争夺的战法与土司相抗。张广泗轻视讷亲不知兵事,故意推诿。清军株守半载无功。九月,乾隆帝弘历闻奏,将张广泗、讷亲革职治罪,改授大学士傅恒为经略。十二月,傅恒赴任,诛良尔吉,增调邻省精兵3.5万。十四年初,傅恒采用岳钟琪建策,分兵两路:北路出党坝(今金川北)、泸河(大金川别名),水陆并进;南路自甲索攻马牙冈、乃当两沟,避坚就隙,直逼大金川官寨,连克碉卡,军声大振。岳钟琪兵至勒乌围,乘莎罗奔恐惧,亲率13骑入营劝降成功。遂赦免莎罗奔父子,仍命其为土司。第一次金川之战遂告结束。

  此后,两金川土司仍时起战乱。至乾隆中期,郎卡继莎罗奔主持土司事务,日益恣肆,攻掠小金川及革布什札土司,并拒绝四川总督开泰的调解。为控制各土司,郎卡遂与绰斯甲布土司官和小金川泽旺之子僧格桑结成三部联姻。未几,郎卡病死,其子索诺木与僧格桑结好益坚。三十六年,索诺木诱杀革布什札土司官,僧格桑再攻鄂克什和明正土司。四川总督阿尔泰奉命率军进击,在打箭炉(今康定)半载按兵不进,被治死罪。清廷命大学士温福为定边右副将军,由云南赴四川督师,以尚书桂林为四川总督,再度率兵征战。温福由汶川出西路,桂林由打箭炉出南路,夹攻小金川。时僧格桑割地向索诺木求援,索诺木遣兵相救。清军初战顺利,连夺关隘。三十七年五月,桂林遣部将薛琮领兵3000,携五日粮,进入墨垄沟(今小金西南),被土司兵截断后路。桂林闻警不救,致全军覆没。清廷罢桂林职,授阿桂为参赞大臣,率军深入,直达小金川河南,以皮船宵渡,连夺险隘,直捣大营。十二月,清军抵美诺,僧格桑势穷,辗转入大金川与索诺木合兵。清军至底木达,泽旺降,小金川平。乾隆帝命温福为定边将军,阿桂、丰伸额为副将军,合兵攻大金川,遭索诺木顽强抵抗。温福又袭用以碉逼碉的战法,建筑碉卡数以千计,将2万余兵四处分散,与索诺木对峙。

  三十八年夏,温福以敌扼险不得进,屯兵于大金川东之木果木。索诺木指使小金头人及诸土司集兵数千,乘机攻陷清军提督董天弼的底木达营地,切断清军粮运,突袭木果木,夺占炮台,四面突入,击败清兵万余。温福中枪死,各碉卡守兵望风逃散,提督马全、牛三畀战死,兵士阵殁3000余人,小金川得而复失。乾隆帝闻败,命阿桂为定西将军,明亮、丰伸额为副将军,舒常为参赞大臣,征调健锐、火器营2000人、吉林索伦兵2000参战。十月,阿桂统领各地兵数万,以三路分进合击小金川:自率主力为西路,攻美诺;明亮为南路,攻美诺西翼门户僧格宗;丰伸额为西北路,攻宜喜(今金川西北),牵制大金川。阿桂督军转战五昼夜,直抵美诺,各路也所向克捷,至十一月初,再次降服小金川。诸将移师进讨大金川。

  大金川多年增碉筑垒,防守严密。阿桂分兵三路,自率一部自小金川攻其东;丰伸额、明亮先后督兵自党坝渡大金川上游攻其西北;领队大臣富德督兵渡大金川下游攻其西南。三十九年正月至七月,阿桂又命部将海兰察率兵5000,与领队大臣福康安合兵,分路进击,屡克要寨,直逼勒乌围屏障逊克宗垒。索诺木震慑,遂鸩杀僧格桑,献尸乞赦,被阿桂拒绝。清军攻逊克宗垒半年不下,遂改攻勒乌围周围其他山寨。四十年七月,清军抵勒乌围。勒乌围碉坚垒厚,西临大河,南有转经楼,与北部官寨互为犄角,设木栅石卡,长里许,下可暗通,其东部山麓分层立碉,各设重兵把守。阿桂挥军先击其要害,破卡栅数十重,断其犄角,又毁桥梯断其退路。明亮在河西猛攻,封锁水上通路。八月十五夜,清军以火炮轰破勒乌围,次日黎明,克转经楼,索诺木与莎罗奔已先期遁走噶尔崖。阿桂转逼噶尔崖,与富德、明亮会师。十二月,清军三路集于噶尔崖城下,断水道围困,大炮昼夜轰击。索诺木计穷,于次年二月初四率众2000余出降。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结束。

  此战,清廷经多次筹划,历时数十年,终获胜利;但屡易将帅,战法不当,且缺天时、地利、人和,致劳师糜饷。战后,清廷改土归流,废除两金川土司制,设厅委官,又置重兵镇守,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
 
 
红军翻越夹金山


  红军越过天险大渡河后,于1935年6月上旬进入雅安地区,向汉源县进攻。汉源县是通往雅安、成都的交通要道,四川军阀为阻止红军进军雅安、成都,在汉源县部署了重兵防守。红军为了尽快摆脱敌人北上,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兵分两路,向四川的荥经县前进。当敌人调兵遣将保卫荥经时,中央率红军迅速向四川的天全县出发。

  1935年6月5日,红军解放了天全县城。天全县解放后,红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攻芦山县城,解放了芦山,另一路直取宝兴县城。两路红军汇合后,于1935年6月9日占领宝兴县城。红军离开宝兴县城后,又兵分两路,主力红军和中央从小金县的硗碛翻过第一座雪山――夹金山,到达小金县的懋功(达雅),准备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另一支小部队,穿过丹巴县的东北角,到达小金,与中央主力红军汇合,实现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在此期间,红军在夹金山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的故事。


              
 
 
毛尔盖会议

  1935年7月中旬,党中央政治局现在今黑水县的芦花召开了“芦花会议”。接着于8月6日,又在毛尔盖、沙窝(即今俄灯)召开了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式与任务的决定》。根据中央军委会议的决定,将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制,组成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之后,中央政治局再次在毛尔盖索花寺召开扩大会议,讨论战略方针和夏洮战役的作势行动问题。参加会议人员有毛泽东、张问天、博古、王稼祥、陈昌浩、凯丰、邓发。列席会议的有李富春、徐向前、彪、聂荣臻、李先念。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提出“我们的主力迅速占领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流域(主要是洮河东岸)地区,并依据这个地区向东进攻,以便取得陕甘之广大地区,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继续发展之有力支柱与根据地。”这次会议是两河口会议和沙窝会议的继续,对提高红军广大指战员对北上路线的意义的认识。克服张国焘错误的阻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年党中央召开会议的索花寺目前已修复一新,游人可前往参观。

    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滞留时间最长的就是在毛尔盖。党的红军官兵几万人也住在毛尔盖。这里又是红军过草地的始发地。党中央和右路红军(一、三、四、三十军、军委纵队组成)这样庞大的队伍要过荒芜人烟的松潘草地,粮食给养是大问题,在所有的问题中显得尤为突出,它几乎威胁红军的生存。为了生存。为了使红军胜利过草地,1935年7月18日红军总政治部在毛尔盖发布了《关于收割番民麦子问题的通令》。红军将毛尔盖周边地区尚未完全收割的青稞收割了,用墨笔写下借据插在收割的地中(当时藏族群众受国民党欺骗。反宣传,都躲进了深山)。
 
 
 
包座战役


包座战役遗址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1935年8月3日,红军总部制定了夏洮战役计划,将红军分成左右两军:在卓克基及其以南的地区的第5、9、31、32、33军为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率领,经阿坝北进;在毛儿盖地区的第1、3、4、30军为右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经班佑北上。中央、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此时原红一方面军之第1、3、5、9军团已依次改为第1、3、5、32军)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批评了张国焘西进的错误主张,决定以主力迅速占领以岷州为中心的洮河流域地区,并以此向东发展取得陕甘。随后,右路军进入茫茫的若尔盖大草原。红军将士以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泥泞和饥饿,历尽艰辛,终于在8月底以前到达班佑、巴西地区,左路军也于8月20日经过草地到达阿坝。

  班佑以东之上下包座位于松潘北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守敌胡宗南部独立旅第2团分驻上包座的大戒寺1个营、求吉寺2个营,两处凭借山险林密,筑以集群式碉堡,构成一个防御区,卡在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路上。胡宗南发现红军过草地北上,急令第49师由松潘以北的漳腊驰援包座,并在上、下包座至阿西茸一线堵截红军。

  消灭包座之敌,开辟前进道路,是摆在右路军面前的迫切任务。徐向前主动向党中央建议,攻打包座的任务由红四方面军部队来承担,并准备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求歼包座和来援之敌。具体部署是,以30军第264团攻击大戒寺之敌,30军主力第88师、89师埋伏在上包座西北的丛林中,准备歼灭敌增援的49师;4军第10师攻击求吉寺之敌,其主力控制各要道,并随时准备出击;以红一方面军第1军为预备队,位于巴西和班佑地区待机。

  29日黄昏,部队发起攻击。经一夜激战,红军扫清外围据点,并攻占了大戒寺。残敌退入大戒寺后山碉堡负隅顽抗,等待援兵。为诱敌来援,红军对其围而不攻。30日夜,援敌49师先头部队291团进抵大戒寺以南,为诱敌深入,红30军以264团略作阻击便且战且退,撤至大戒寺东北山区隐蔽。敌见我阻击无力,包座敌人又频频告急,便放心大胆地急速前进,至当日下午,敌291、289两个团进至包座河西岸,294团进到包座河东岸,师部进至大戒寺以南,全部被诱入我伏击圈内

  下午3点,红军向敌49师发起总攻,隐蔽在山上的红军将士一齐向敌出击,红军第88师第268团由包座河以西像一把钢刀一样插入敌291团和289团之间,并切断了东西两岸敌人的联系,敌49师被分割成3块,首尾不能相顾。刚刚走出草地的红军英勇拼杀,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敌人,一小时后,首先将敌291团歼灭。经七八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在当晚将胡宗南的第49师全部歼灭,敌师长伍诚仁受重伤后跳河。固守在大戒寺后山高地的200余敌人,见大势已去,在红军政治攻势下全部缴械投降,求吉寺之敌也被全歼。

  此役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一个大胜仗,红军歼灭包座地区守敌及援敌49师的大部,共毙、伤、俘敌5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50余挺,长短枪1500余支,还缴获了红军急需的牦牛、骡马、粮食、弹药等军用物资,使北上红军得到了基本补充。包座战斗的胜利,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通道,使敌企图把红军困在草地的阴谋彻底破产。
 
 
巴西会议
 

  毛尔盖会议后,1935年8月底,右路军(中央红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等待与左路军会合。

  但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后,违抗中央命令,拒不与右路军会合,并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甚至企图危害党中央。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于1935年9月2日至9日在班佑寺内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29日在巴西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着重研究教育与宣传问题,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李维汉、凯丰等出席会议。中央政治局于24日将毛儿盖会议决定电告张国焘。中央政治局于9月2日在巴西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一方面军工作方针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凯丰、陈昌浩、刘少奇、彭德怀、杨尚昆、李富春、徐向前、傅钟、李卓然、邓发等。周恩来因病未参加会议。

  9月9日上午,张国焘给陈昌浩来了份密电,参谋长叶剑英首先看到此电,电报的大意是命陈昌浩率右路军立即南下,并提出“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危害党中央。叶剑英识破了这一阴谋,立即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张闻天、博古随即赶到了三军团驻地巴西,连夜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

  会议分析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抗拒中央命令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张国焘仗优势兵力,妄图凌驾和危害党中央的危险处境。毛泽东等同志一致认为,在此种危急关头,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北上,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为了坚持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同时为了给整个红军北上开辟道路,会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立即率红一、三军、军委纵队一部,组成临时北上先遣队,到阿西集合,继续北上,向甘南前进,并通知已到俄界的林彪、聂荣臻,行动方针有变,要一军在原地等待。会议还决定以后右路军统归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指挥,并委托毛泽东起草《中共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9月10日凌晨党中央率直属纵队离开巴西地区向甘肃俄界进发,同时发布《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党中央和毛泽东率红三军、军委纵队和红军大学一部,离开巴西迅速北进,于9月11日晚陆续到达甘南俄界(今甘肃迭部县高吉村),与先期到达的红一军会合。

  这次匆匆开始、匆匆结束的会议就是著名的“巴西会议”。巴西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红军长征过草地


  红原,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原,1935——l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这里翻越了长板山(亚克夏山),三过草地,驻留时间前后长达半年之久,因为深印着红军的足迹,l960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而建县,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县”。

  1930年,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在江西瑞金成立;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分别自瑞金、宁都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从此,这支红色的铁流创造人类军事历史上的一次创举:在两年时间内,徒步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8月15日,毛尔盖沙窝会议后,中革军委决定将一、四方面军混合编组,分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右路军由一方面军之一、三军(即一、三军团)和四方面军之四军、三十军组成,由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参谋长叶剑英)指挥,毛泽东和中央机关随右路军行动。左路军由一方面军之五、二十二军(即五、九军团)和四方面军之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三军组成,由红军总司令部(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总参谋长刘伯承)指挥。8月21日,右路军先头部队(由红一方面军杨成武红四团和红四方面军二九四团组成),从毛儿盖出发过草地,26日到达班佑。 至8月底, 红军右路军全部过完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

  当年红军从毛尔盖出发向北,要穿过现红原日干乔大沼泽。日干乔大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海拔3300米以上,沼泽下是亿万年积存的泥炭沼泽土,人行其上,稍有疏忽就可能遭灭顶之灾。红军过日干乔时,有不少年轻战士被沼泽永远吞噬;在整个若尔盖湿地,红军三大主力约有一万多将士长眠于此(主要分布于日干乔、镰刀坝、包座牧场和班佑等)。

 

                                            

 
芦花会议

  1935年,中革军委在两河口会议后干6月29日颁布了《松潘战役计划》,要求一、四方面军迅速攻打松潘之敌,向松潘以北发展。在部队行动过程中,担任红四方面军领导工作的张国套焘向中央提出了解决组织问题的要求。7月上旬,红军先头部队进至毛儿盖,因后续部队不能迅速北调,松潘战役难以按计划进行,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中共中央不得不着手解决困扰红军战略行动的"组织问题"。

  7月18日,中共中央在上芦花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解决组织问题。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张国焘、邓发、徐向前、凯丰等。为照顾党和红军的团结,争取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会议对工农红军总部进行了调整。决定张国庆任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政治委员,朱德仍任红军总司令员、陈昌浩任中革军委常务委员,原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调中央常委会工作,并在张国焘未熟悉情况前协助军委工作,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当天,中革军委以来德、周恩来、张国焘、王稼祥名义,向红军各部首长发出通知:"奉苏维埃中央政府命令: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一切军队均由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总政治委员直接统率指挥,仍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同志兼总司令,井任张国煮同志任总政治委员"。

  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芦花召开。会议主要讨论红四方面军的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博古、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李富春、张国焘、邓发、凯丰、刘伯承、陈昌浩、徐向前13人。张国焘首先作关于四方面军发展历史的报告,接着徐向前、陈昌浩分别就四方面军军事方面的情况和政治工作情况作了补充报告。会议对3个报告进行7讨论。邓发、朱德、凯丰、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样、博古等先后发言。发言中,对四方面军在巩固和发展、提拔工农干部、壮大红军、扩大红军、遵守纪律、反第四次"围剿"失利后创建通南巴新根据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发言中也指出了退出鄂豫皖和退出通南巴根据地以及退出通南巴后缺乏明确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错误和战略上的失策

  为加强前方作战的统一指挥,利于部队迅速北上,会议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从一方面军抽调一部分干部到四方面军各军任参谋长,以加强其参谋工作。即日,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祥名义就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和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备军番号及首长变更情况发出电令。前敌总指挥部以四方面军徐向前兼总指挥,陈昌洁兼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原一军团改为一军,军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三军团改为三军,军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参谋长肖劲光;五军团改为五军,军长董振堂,代政委曾日三、参谋长曹里怀代;九军团改为三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参谋长郭天民。第四、第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等五个军番号照旧。四军以许世友为军长,王建安为政委,陈伯钧为参谋长;三十军以程世才为军长,李先念为政委,李天佑为参谋长;三十一军以余天云为军长,詹才芳为政委,李聚奎为参谋长;三十三军以罗南辉为军长,张广才为政委,李荣为参谋长。

本条目最后由 casement 更新于2007-11-21 11:36:40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阿坝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阿坝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