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历史事件

[编辑]

营口市天降真龙事件
   
  自古以来,龙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涵义,可以说它占据了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那么龙是否存在?是精神还是物质现象?这似乎至今还是一个谜。但凡龙的传说、龙的故事都源自遥远的古代。然而,您听说过在现代自然界中发生的有关龙的故事吗?

  2004年6月16日这一天,家住辽宁营口81岁高龄的孙正仁老人,带着一件神秘的东西来到了营口市史志办公室。匣盒被打开了,里面呈现出五块不起眼的骨片,然而,它一经披露,便在营口引起巨大轰动。据老人讲,这是龙骨,自己珍藏多年。难道它们真是龙身上的骨头?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周从一(营口市史志办主任):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市民对这个问题都很关注。有的见证人给咱们挂电话,给咱们提供情况和咱们联系,提供线索。

  为什么这五块骨片在营口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市民竟会有如此高的热情,难道营口真的有龙降临过?

  韩晓东(营口市史志办副主任):因为这龙在世上可以说都是传说中的东西,突然间出了龙骨了,大伙都觉得非常新奇。所以 都想一饱眼福,看一下龙骨到底是什么样。

  营口人对龙的青睐并不是仅仅由这几块骨片而来,实际上他们对龙所保持的特殊热情已经维系了70年。原来早在70年前,营口在历史上确实曾经发生过一次“天降巨龙”的传闻。

  韩晓东:我们单位这几个同志到省档案馆翻阅《盛京时报》的时候,打开这个报纸,看到这条消息时我们首先是惊讶。

  这是1934年营口当地的一家非常有名的报纸《盛京时报》,在版面的中间,可以看到一篇配发照片的报道,题目为《蛟类涸毙》。文中提到“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

  紧接着连续数日,当地报纸又发表了相关的连续报道,当时的营口水产专家判定此物为龙的一种——蛟类。

  1934年的夏天,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鱼虾漂浮在水面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都能闻到苇塘内的腐臭气味,但却始终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天,一个看管苇塘的人顺着味道走去,在他扒开芦苇时,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尸骸。看苇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张张地拔腿就往回家跑,据说到家后他一头扎到炕上,从此一病不起。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

  肖素芹:我9岁那年看到的,我在马身上站起来,我爸扶着我,我站着看的。看到龙眼睛半睁不睁,它尾巴回过来绻着,两爪子在前边,你看两爪子就像龙爪一样一样的。龙离开水不行,干巴。龙都要生蛆架势。

  当时,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塔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里比较懒惰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为止。然而,二十多天以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骨片的捐献者——孙正仁老人在当年亲眼目睹这个怪物骨骸时只有十一岁。

  孙正仁:光骨头不是原来的龙型,画的那个、描得那个不是那个型,就是挺长的,挺大的头,两个大角一米多长,不止一米三、四尺,长两根。趴在地上,身上弯弯曲曲的,能有十几米这么长。

  另一位见证人,80岁的杨顺义老人在童年时也曾亲眼目睹当时的情形,他带着史志办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当年怪兽最后搁浅的地方。

  杨顺义:当时看到摆放的地方都是三角骨头,一百多块,有一或两个角记不清了,就在这里。人们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龙,龙身上都是蚂蚁那么大的小蛆,会蹦,一蹦多高。它顺沟上来了,上来以后连续下雨,潮水再大,它进了苇塘了。进了苇塘以后,赶上没有大潮没有水,它就落那了,落了以后,太阳这么一晒,雨不下了,它受不了了,硬晒,晒一个来月。

  据几位老人讲,当年有关方面曾邀遍老渔民辨认,但没一个人认识怪物尸体。为此百姓议论纷纷,普遍认为是“龙骨”,并推断是“遭了天谴而被雷击”后落入苇塘。当时的《盛京时报》记者也前来采访,并称其为“天龙降”、“巨龙”等等,同时还配发照片。由此,1934年那个夏天,东北三省的好奇者纷纷乘火车到营口观看所谓的龙骨,以一饱眼福。从而造成当年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异常紧张,票价竟然由此上浮。

  北京的漫画家李滨生老先生兄妹三人在少年时都目睹过所谓的“龙骨”展览,80年代中期,根据自己的记忆,他在《营口日报》写下了当年的所见所闻,并勾勒了一幅漫画,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盛况。

  李滨生:记得那一年我十岁,在70年前,在西海关露天展览围的一圈是锚,舢板下固定船的锚用那个间断着围起一个圈,用绳子拦着,地下洒着白灰,因为人很多也挤不进去。随着人流的移动才能到前边看,人都有一个好奇心理去看,只是传说中有龙,实际生活中没有见过的机会,都很好奇,去看。重点都看头,它很长,有两三丈长,十米左右,立着。脊梁骨朝上不像鱼。奇怪的是头上有角,任何水族没有角。

  而此时,工作人员们困惑了,他们无法断定这个怪物骨骸究竟是龙还是其他别的动物,尽管从翻阅的历史资料和众多健在的目击者证实,认定它是龙,但这一切都需要科学作为佐证,然而这个佐证去哪里去找?如此大的庞然巨物为什么只剩下几个碎片,它的主体又在哪里呢?

  韩晓东:我们在查阅1934年8月12号《盛京时报》,惊奇地发现一个什么问题,这个动物不但头上长两只角,而且腹部还长四只爪子。在它搁浅的位置自己还挖了一个长十七八米,宽七八米的一个坑,而且在坑边上还有清晰可见它当时用爪子挠的印。在《营口市志》和《营口史话》有着同样类似的文字记载,它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原来这个怪物的尸骸在展览后做成动物标本交给营口高级水产中学进行收藏。

  韩晓东:它的下落有三种传说:一种传说,因为当时属于日伪统治时期,日本人在营口占统治地位,而且日本人对生物、尤其是像这一类的生物,尤其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现的动物,我想他会非常重视。所以老百姓有一种传说,当时龙骨的骨骸被拉到长春,当时的新京。拉到那儿去了,最后运到日本去了。但这个事到底属不属实?这只是一种传说。另一种传说,当时的营口高级水产中学,这个龙骨在它的水产辽宁营口三位老人认定曾亲眼见过龙.

  营口市三位当年曾经亲眼见过“龙”的老人谈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央电视台的结论下得为时过早,也太草率,并提出质疑。

  三位老人分别是:蔡寿康、黄振福、张顺喜。蔡寿康老人告诉记者,七十年前,他9岁,当年他住在营口市河北中小街,也就是当年人们在苇塘中发现“龙”的地方附近。但他当年看到的“龙”,比苇塘中的更“活龙活现”。

  七十年前的一个夏季,一天下午大约5时左右,蔡寿康和黄振福、张顺喜以及曹玉文(78岁)等几个孩子一起在外面玩儿,蔡寿康突然发现在营口市造纸厂方向的天空有一条“龙”,他立刻告诉黄振福、张顺喜和曹玉文,小伙伴们同时抬头往天上看,同时看到了“龙”。

  “是否是当时一种幻觉,或者是云彩像龙?”记者昨日再三提出疑问。蔡寿康老人说:绝对不是,我们当时看得非常清楚。对看到的“真龙”,三位老人做了这样的描述:也就是15秒左右的时间,当时是阴天,那条“龙”是灰色,在云中动弹,动作和蛇一样,和现在画上画的一样,头如牛头,头上两只角,是直的,嘴上有胡须,两个长须,大眼睛凸出,身长大约10多米,身上有鳞,四只爪,和现在的鳄鱼爪一样,尾巴像鲤鱼尾巴。

  蔡寿康老人说,2002年,他曾经给北京动物馆写过信,今年三四月份,他给中央电视台10频道也写过信,全都反映当年他和小伙伴们看到“真龙”的经过,但北京动物馆和中央电视台都没有给他回信。

  老人们的质疑:三位老人昨日表示,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出的“破解七十年谜团”之后,我们感到很遗憾,因为把当年营口出现过的“龙”,说成是鲸鱼太草率,轻易下结论太早,中央电视台没有任何根据说明世界上没有“龙”,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亲眼看到过“龙”。再说,当年给“龙”盖席子的还有那么多人,当年曾亲眼见过“龙”的肖素琴老人也健在,中央电视台也采访她了,片子里也有,如果当年出现在营口辽河北岸的“龙”是鲸鱼的话,肖素琴老人不用站在马背上看,因为鲸鱼的高度和马差不多,实际上“龙”并没什么奇怪的,就是一种稀少罕见的动物。

  一个大胆的假设 :蔡寿康老人昨日大胆提出:十二属相里为什么有“龙”?为什么其他属相都存在,而“龙”没有了?难道我们的祖先在十二属相里惟独瞎编一个不存在的“龙”吗?以科学的角度看待事物是对的,中央电视台不是说现在世界上有许多自然之谜是不解之谜吗?但不能说我们看见过“龙”就是不科学,就是封建迷信,我们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必要撒谎,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撒谎。

  营口市史志办副主任韩晓东昨日表示,现在还真不好轻易下结论,因为在1944年8月,松花江曾经出现过“龙”,对此,有刊物记载。
 
 
81抗洪抢险
   
  1981年7月27日9时起,营口地区普遍降雨,盖州市(盖县)东南部山区降雨强度特大,形成特 大暴雨区。至28日2时,熊岳河最大流量为2200秒立方米,是历年最高记录。熊岳河、碧流 河上游山区,山洪暴发,滑坡竟达6390多处。熊岳河下游河水漫溢成灾。盖州市有21个场乡 (社)、1个镇、86个村(生产大队)、421个村民组(生产队)受灾,其中重灾乡(社)9个 ,重灾村(大队)55个,村民组291个。灾害最严重是杨运、杨屯2个乡。这次洪水灾害共死 亡323人,受伤633人,其中重伤110人,冲走社员房屋724户,2992间,倒塌房屋576户,155 4间,水淹房屋6350户,2.3万间,冲走牲畜2749头,冲毁土地2.93万亩,水淹土地3.21万亩 ,冲毁果树14万棵,冲走树木315万多株,冲毁公路56公里,桥梁41座,涵洞130处,有60个 村中断交通,58个大队电话中断,冲毁高低压电柱2520根,冲毁村(大队)办公室(部)四处 ,村民组办公室(小队部)59处,冲走粮食125.3万公斤,冲走拖拉机12台,汽车1台,大车 100台,冲走枪支35支,冲毁梯田6860亩,冲毁河堤340多公里,机电井234眼,滴灌工程10 处,渠道12.7公里,拦河工程4处,提水站19座,塘坝13座,水库的溢洪道2座,冲毁社办工 厂11个,商店3处。此外,在熊岳河两岸的市属企业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整个灾 区的经济损失约达6444万元之多。

  在严重的洪灾面前,灾区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及驻军指战员,临危不惧 、奋不顾身,英勇顽强的同洪水做斗争。杨运乡党委和管委会,在山洪暴发之前作了大量的 防洪工作。7月27日晚9时,乡(公社)党委副书记、乡长(管委会主任)刘振远,在洪水到 来之际,不顾自己家房屋财产和家属生命安全,只身一人赶到八道河村(大队),同村干 部一起抢救沿河群众脱离险境,先后动员和抢救了50多名群众。林场村(大队)八队队长刘 长远,看到洪水到来,立即跑出家门,动员群众转移,当他喊到最后一家时,不幸被山洪冲 走,壮烈牺牲。杨屯乡(公社)党委副书记、乡长(管委会主任)刘家勇,在山洪到来时, 挨门逐房动员马屯村二组村民转移,又用电话询问各村灾情,安排抗洪救灾工作。 电话突然中断,他抱着电话机顺着线路爬山涉水四五里路,终于接通了电话,向县里报告了 灾情。苏子峪村(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村长(大队)张成喜,看到从上游冲下来的被淹群 众,不顾个人安危,跳进五六米深的洪水中救人,在他的带领下,2名小学教师,2名民兵 和休假大学生李维军也跳下水抢救,共救24名遇难群众,张成喜救出9人。模范饲养员焦德 昌,为了保护集体财产抢救出十几匹牲口,被山洪冲走,光荣牺牲。驻杨运乡(公社)南 岔大队的沈空3950部队84分队全体指战员,组成两个抢救组,抢救出57名群众,并腾出宿舍 安置灾民。为了解决灾民的吃粮问题,指战员们由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二餐。在抗洪救灾中, 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风格得到了发扬。地处熊岳河下游的鲅鱼圈乡(公社)出动了100多条 渔船,打捞冲下来的房木,由党委书记带队,装运16辆汽车送还灾区。

  灾情发生后,各级党政军领导奔赴灾区,慰问群众,组织生产自救,重建家园。7月28日上 午,中共营口市委、营口市人大常委会、营口市政府、营口军分区领导,盖州市(盖县)党政 领导以及各有关部 门负责同志,立即奔赴灾区,查看灾情,安抚灾民,同社队干部一起开展抢险救灾工作。28 日下午,营口市委、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立即行动起来,搞好防汛和 抗洪救灾工作,并提出具体要求。驻军部队指导员闻讯后也迅速赴重灾区,奋不顾身,抢救 群众的生命财产。驻大石桥部队首长于7月29日上午徒步30多华里,趟过两条河,翻过三道 岭,到重灾社队视察灾情,组织救灾。

  7月29日,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光中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到灾区,向灾区广 大干部和群众表示亲切慰问,并同市、县领导一起分析灾情,研究救灾措施。省军区的领导 也赶到灾区进行慰问。8月1日,市委、市政府向灾区发出了慰问信,并由市委、市人大 、市政府 、市政协组成慰问团,到灾区进行慰问。

  本溪市、阜新市鞍山市和海城县发来了慰问电。海城、盘山大洼、营口市各县区的领导 亲自赶赴灾区,携带物资慰问灾民。驻军和各地共支援灾区物资有:粮食12.41万公斤,粮 票699斤,蔬菜4.4万公斤,军衣1361件,还有木杆、毯子等。8月2—5日,省救灾慰问团营 口分团到盖州市灾区慰问灾民。慰问团总团长、省长陈璞如和营口分团团长赵奇,在盖州市 听取了市委、市(县)委关于抗洪抢险和救灾情况的汇报,并在张旗、李冀、张延杰等领导 陪同下,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勉励大家要振作精神,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搞好生产自救,重 建家园。

  7月31日,营口市政府成立了救灾办公室,具体处理日常救灾工作。市政府拨出救灾款15万 元,省政府下拨救灾款300万元,拨恢复水利工程费120万元,木材70立米,水泥500吨。市 政府拨给灾区粮食15万公斤,饼干5200公斤,盖州市(县)也拨了一部分救灾粮,保证重灾 户两个月的用粮。市政府发动市直各部门和全市职工捐献衣物共207395件。捐献棉衣、棉被 7900件,及时发给灾民。对杨运乡、杨屯乡就地重建家园十分困难的490户,有领导、有 计划地迁移到县内太阳升、团山等14个较富裕的乡镇(公社)。市、县和驻军组成12个医 疗队和防疫队,共105人,分别到杨运、杨屯、什字街乡(公社)抢救受灾群众。并走访20 00多户,诊治伤病员7000余人次,及时做好灾区的医疗和防疫工作。保证了灾区群众有衣 穿、有饭吃、有房住和就医问题。

  积极抢修“三线一路”和水利工程。营口市交通局一方面组织45台客车,运送被大雨截住在 大石桥和盖县旅客2.55万人,一方面每天出动17台推土机,600名民工抢修道路,到8月6日 ,通往各乡(公社)的客车正常运行。市、县电业部门组织6个抢修队,抢修高压线路,到9月 2日全部送电。市、县邮电局和广播事业局及时组织力量抢修电话线路和广播线路。市水利 局两次派技术干部共25人,到灾区进行水毁工程调查和编制治理水毁规划。

  组织灾区群众搞好生产自救,迅速恢复生产。盖州市清除淤砂1467公顷,抢种各种秋菜530 多公顷。重新修订春定的包产指标,巩固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抓好多种经营和村民家 庭副业,增加个人收入。实行分口包干帮助灾区恢复社队企业、商店、学校等公用事业。

  8月29日,盖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抗洪抢险救灾表奖大会,表奖了抢险救灾先进单位64个 , 其中授予模范党支部4个,模范民兵连2个,团支部1个,记大功集体7个和记功先进集体50个 ;授予荣誉称号的先进个人305人;9月19日,营口市委、市政府召开抗洪抢险救灾表奖大会 ,受到嘉奖的有35个先进集体,58个先进个人。
 
 

本条目最后由 casement 更新于2007-09-21 20:37:12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盖州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盖州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