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岗区历史名人

[编辑]

宋 庆
   
  宋庆(1820~1902)字祝三。出生于山东蓬莱县。幼年家境贫寒。

  1853年,宋庆投奔同乡安徽亳州知州宫国勋,任州练长。曾率军剿捻军,擢千总、游击、参将,赐号“毅勇巴图鲁”。1862年接办安徽防务,统带毅军三营,此为毅军之始。1865年任南阳镇总兵,驻军河南。1868年擢升湖南提督,赏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次年,从左宗棠围剿宁夏回民起义,奉旨赏戴双眼花翎,钦差会办哈密剿匪事务,1874年调任四川提督。

  1880年,宋庆奉命会办奉天(今沈阳)防务。1882年,他率毅军到旅顺驻防,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他在旅顺驻防达12年之久。12年中,他督军修建陆防案子山、椅子山、二龙山、鸡冠山、松树山等9座炮台。1886年4月,醇亲王奕譞在旅顺检阅旅顺陆防诸营时,称赞他的毅军训练有素,为诸军之冠,并脱下金钮锦袍嘉奖给他,后又奏请皇帝封他为太子少保、尚书衔。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在平壤、大东沟连战连败,日军长驱直入中国本土。9月21日,清廷任命宋庆帮办北洋军务,节制铭军、盛军、奉军、芦榆防军。宋庆率毅军至九连城会同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设置鸭绿江防线。当时共有兵力70余营,4万余人。

  10月24日,日军第一军攻击清军防线,依克唐阿所部镇边军败退。次日,日军向虎山前沿阵地猛攻,聂士成顽强抵抗,腹背受敌,形势危急。宋庆调军增援,但除毅军外,其他各军不听指挥,畏怯不前,或一触即溃,闻风败逃,鸭绿江防线崩溃。数日内连弃九连城凤凰城,退至摩天岭一线。与此同时,日本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进犯金旅,清廷急调宋庆率兵回援。11月8日,宋庆率本部毅军及铭军7000余人南下驰援金旅,11月20日至金州城外,该城和大连湾早已失陷,日军正全力攻击旅顺。第二天,宋庆反攻金州失利,此时旅顺失陷,形势逆转,他率军退守盖平(今盖州市)。

  12月13日,日军占领海城,宋庆由盖平北上援战海城。19日与日军接战,双方均有伤亡,宋军退守田庄台。28日,授湘军宿将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1895年2月21日,宋庆与湘军统帅吴大澂、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等发动第四次反攻海域之战,宋庆负责指挥毅军、铭军据守大平山,以牵制从盖平来援日军,配合海域正面战场。24日,日军进攻大平山,架数十门快炮连环轰击清军,激战一天,清军弹尽粮绝,陷入重围之中,宋庆下令突围。突围后退守营口。大平山战役是甲午战争一次激战,双方损失严重,击毙日军300余人,另有千余日军人被冻伤,清军阵亡400余人。3月上旬,日军接连攻陷牛庄、营口、田庄台,清军在辽南战场全部溃败。3月25日,清廷给予宋庆革职留任处分。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年底,日军撤出辽南。宋庆率毅军驻防旅顺。1898年,沙俄强租旅大,宋庆移防山海关,毅军30营改编武卫左军,归荣禄统辖。

  1900年5月,义和团反帝斗争爆发,宋庆奉命入京镇压。同年6月,清廷宣布对外宣战;7月,任命宋庆为帮办北洋军务大臣,与直隶总督荣禄共同防守天津,并在天津血腥屠杀义和团。7月13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他率军逃往杨村。8月5日,联军进犯北京,荣禄自杀,宋庆军在杨村溃败逃往通州,后远循山西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西太后由西安返京,宋庆赶往开封迎銮,扈从抵京。1902年正月,宋庆病故。清廷以尚书衔赐恤,封三等男爵,入贤良祠,谥忠勤。
 
 
心 一
   
  心一(1829~?)姓李,法名心一,众称心一和尚,出生于江南寿州(今安徽省寿县),俗名不详。原是清军哨官,为人正直刚烈。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后,隐居旅顺黄金山脚下天后宫(海神娘娘庙)落发为僧。1898年,俄国强占旅顺后,俄军要在天后宫一带建海军俱乐部,逼迫主持心一禅师拆毁寺庙。心一坚决反对。为表示抗议,他将干草木柴置于寺庙周围,并声言,如若强行拆庙,便点燃柴草自焚。俄军驻旅顺头目乌鲁克夫听说过甲午战争期间日军强占小平岛海神娘娘庙时,曾发生因烧死该庙主持圆明而激起当地民众强烈反抗一事。此时他见心一态度强硬,怕强拆庙宇引起众怒不好收场,便拿出2万卢布作为搬迁费,心一勉强同意。

  1899年,心一在教场沟西(今市场街道附近)重建天后宫。因搬迁费用不足,心一便“日夜经营”,向善人君子募捐,以补其缺新建的天后宫,计有如来佛殿,僧人住屋和东西客舍各三间,中间“高建层楼”奉祀天后,下面左右看台各三间,另有戏楼、钟楼鼓楼等建筑。心一和尚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新庙规模宏大,焕然一新,并基本保持了天后宫原貌。新庙建成后,香火四时不断。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庙会,四乡赶庙会的善男信女更是络绎不绝。

  日本二次占领旅顺后,为掩盖旅顺大屠杀罪行,暗中派人将“万忠墓”碑盗走,使万忠墓失去标志,成为一片荒野草地。1922年,心一和尚以天后宫主持僧的名义,联合旅顺华商公议会会长陶旭亭、董事孟奎(魁)三等人发起重修万忠墓的募捐活动。募捐活动开始后,百姓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于当年再次在万忠墓前树立起一块高1.44米、宽0.6米、厚0.15米的石碑,书“万忠墓碑”四字,并在已荒芜的墓地上建立起3间殿宇。从此,民间悄然兴起的祭奠在1894年日军旅顺大屠杀中死难同胞的活动持续至今。

  1950年建大连市55中学校院时,旅顺天后宫被拆掉。“天后宫修复记”石碑,收藏于旅顺博物馆。心一和尚卒于何年不详。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字禹廷。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北乡丁家坎村。父灿勋,务农,家境贫苦。丁汝昌刚满10岁便出外帮工。1853年,太平军攻克庐江县城,年仅17岁的丁汝昌参加了太平军,隶属于程学启部下。1861年,程学启率部下300余人向曾国荃投降,丁汝昌被编入湘军,担任哨官职务(相当于连长),授千总。

  1862年,丁汝昌调入刘铭传部下,不久授参将,升营官,领马队。1864年,擢副将,统马队3个营,随刘铭传参加镇压东、西捻军的战争。1868年,授总兵,加提督衔。1874年,朝廷裁兵,置汝昌于“闲散”。

  1879年5月,清政府决定创设北洋水师,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是年11月,北洋水师从英国订购镇东、镇西、镇南、镇北4艘炮舰驶回,北洋舰只渐多,李鸿章报请清政府将丁汝昌调入北洋海防差遣。不久,派充炮舰督操。1880年清政府向德国订购定远镇远2艘铁甲舰和济远驱逐舰。丁汝昌上任后,遂命刘步蟾等11人赴德国协驾铁甲舰,并资练习。至此,北洋海军规模略具。同年12月,李鸿章派丁汝昌率管带林泰曾、副管带邓世昌等,去英国订购超勇、扬威4艘快船。1881年10月,超勇、扬威等舰驶抵天津大沽,李鸿章奏请清政府,令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1883年,授其天津镇总兵,赏穿黄马褂。1888年春,北洋海军在英、德两国订购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4艘驱逐舰驶回。同年9月,清廷定北洋海军官制,授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提督,统领大小舰40余艘,约5万吨位。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相遇于鸭绿江口外的黄海,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海战。作战中,北洋海军以10舰对日本联合舰队12舰,在吨位、人员、航速、火力等方面皆逊于日本的情况下,丁汝昌与将士“誓死抵御,不稍退避”。开战不久,丁汝昌受重伤,拒绝进舱养息,包扎后仍坐在甲板上督战,激励士气。双方激战达5个小时之久,给日本联合舰队以重创,迫使其仓皇遁逃。然北洋舰队亦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4舰。北洋舰队驶回旅顺船坞,经过工人1个多月的抢修,后驶回威海卫基地。

  回威海后,丁汝昌竭尽全力布置威海水陆防务,并积极主战。但由于受制于李鸿章的“保船”命令,无法有所作为。旅顺口危急时,丁汝昌曾亲至天津,请求率舰队全力救援旅顺,再次与日本联合舰队决战,反挨李鸿章一顿斥责:“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也。”及至日本联合舰队掩护其陆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时,他又请求率舰迎击,李鸿章严令:“不许出战,不得轻离威海一步。”并且威胁丁汝昌说:“如违令进战,虽胜亦罪!”在这种情况下,他并未因此而松懈斗志。他一贯反对慈禧、李鸿章一伙的乞和活动,旅顺失陷后,丁汝昌竟被革职,后来又几乎被逮往北京问罪。

  丁汝昌到底是一个有志气的勇士,开战前即将文卷全部妥送烟台,以防不测。即使在朝廷下令“拿交刑部治罪”的情况下,他仍以民族大局为重,并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仍然“表率水军,联络旱营,布置威海水陆一切”,因而赢得了全军将士的信赖和拥护。日本军事当局深知,威海港防御严密,要想武力攻取,势必付出沉重代价。于是,一面积极做好登陆准备,一面策划对丁汝昌的诱降。丁汝昌接诱降书后说:“余决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并将此书上交李鸿章,以表示自己誓死抗敌的决心。

  1895年1月20日,日本陆军第二军2.5万人,在25艘军舰和16艘鱼雷艇的掩护下,先后在荣成湾龙须岛登陆。30日,日本第二军进攻威海南岸炮台,并组织海军对威海港内的北洋舰队发起攻击。在敌人水陆夹击的情况下,丁汝昌将战舰分为两队,他本人亲登靖远舰,率镇南、镇西、镇北、镇东诸炮舰支援南岸守军;与此同时,命令其他各舰与刘公岛、日岛炮台配合作战,专力守御威海南北西海口,重创日军。日军进攻南岸摩天岭炮台时,丁汝昌下令发射排炮,击毙了日军第六师团11旅团长陆军少将大寺安纯。一艘日舰也在威海南口被击中沉没。但由于兵力众寡悬殊,威海陆路炮台相继失陷,刘公岛成为孤岛,北洋舰队孤军困守在威海港内。一日,丁汝昌正在舰上与诸将彻夜议事,发现敌舰偷袭,各舰炮火齐鸣,但为时已晚。敌艇已将鱼雷放出,定远中雷受伤,丁汝昌便移至镇远舰指挥作战。

  1895年2月9日,日本海军大小舰只40余艘,包围威海南口外海面,北洋舰队洋员与牛昶昞“已密有成议,将仍以众劫丁汝昌。”10日,他们竟煽动一些护军士兵向丁汝昌“乞生路”,以迫使他降敌。洋员趁机劝降说:“兵心已变,势不可为!”牛昶昞则从旁附和说:“众心离判,不可复用!”丁汝昌怒斥道:“汝等欲杀汝昌,即速杀之!吾岂吝惜一身?”揭穿了他们一伙的险恶用心。11日晚,丁汝昌接到水手回报,知山东巡抚李秉衡由烟台移军莱州(今掖县),陆援已告绝望。于是招集各舰管带和洋员会议,提出“鼓力碰敌船突围出,或幸存数艘,得抵烟台,愈于尽覆于敌”。但洋员与牛昶昞均不答应。丁汝昌对牛昶昞说:“吾誓以身殉!”并命他“将提督印截角作废”,以防止有人盗印投放。当日,丁汝昌在刘公岛自杀殉国,终年59岁。
 

 

 
徐邦道
   


  徐邦道(1837~1895) 名金锡,字剑农,号邦道。出生于四川涪州(今四川省涪陵县)一个武道世家。其祖父和伯父都是武庠生,后家境败落,入寺为僧。徐邦道自幼习武,1855年投楚军,参与镇压太平军;1862年,设计解除太平军将领石达开涪州之围,论功晋升为副将。次年春奉命驰援陕西汉中,赐号冠勇巴图鲁。不久,汉中失守,受到降职处分。后随从副将杨鼎勋援苏、浙、闽,以战功免除处分。1867年随淮军将领刘铭传镇压捻军,因功官复原职。1868年在沧州打败张宗禹所部捻军,升总兵,驻徐州。1869年入陕镇压回民起义;1878年擢提督;1880年调驻天津军粮城;1889年授正定镇总兵。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攻占九连城和安东(丹东)后,大举向辽南进犯。由于原旅顺守将宋庆调防九连城,李鸿章令姜桂题守旅顺,檄徐邦道助防。9月15日,徐邦道率军乘船到旅顺;26日赴大连湾增防,驻守徐家山炮台。10月24日,日军万余人从庄河花园口登陆,11月3日进犯至金州东部一带。徐邦道向诸将提出建议:“金州是旅、大(大连湾)的咽喉,如果金州失守,旅大难保。应当分兵往援金州,以巩固旅顺后路”。但因为“诸将互不统属,统领于战局坐视不问”,他的建议没人响应,只好自己率领新募的拱卫军步兵三营和马队、炮队各1营赴金州东石门子御敌。由于兵力单薄,他一再请求驻大连湾守将赵怀业派兵支援。赵怀业斥责说:“我奉中堂令,守炮台,不与后路战事,汝辈欲战,须请令方可!”最后只派营官周鼎臣率步队两哨前往应付。徐邦道只得孤军作战。

  11月5日,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组织两个大队的人马,向徐邦道拱卫军阵地发起攻击。面对来势凶猛的敌军,他指挥将士凭筑据守,奋勇反击,打响了侵华日军自10月24日从花园口登陆后清军抗击的第一枪。激战3个小时,击毙敌人数十人,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次日凌晨,日军攻占了阵地前方高地,向清军阵地猛烈轰击。徐邦道率部与日军激战,战斗中伤亡很重,但阵地仍坚守无恙。在兵单难支军情紧急的情况下,他又向赵怀业求援,可赵怀业只顾督促士兵搬运饷银上船,准备逃跑,对他的求援不予理睬。这时,由金州北路迂回进攻的日军第一师团本队,从后路抄袭,徐邦道军腹背受敌,只得放弃东路阵地,退守南关岭一带,与敌炮战。

  日军占领东路阵地后,猛攻金州东、北两门。第一师团本队用30多门火炮向金州城猛轰,并派工兵用炸药炸开北门;不久东门也被攻破,日军涌进金州城。城内守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因兵力相差悬殊,金州失陷,徐邦道率部退守旅顺。

  11月7日,日军侵占大连湾后,又乘势进犯旅顺口。旅顺守将龚照玙贪生怕死,听到金州失守的消息后,以请援为借口逃往天津。徐邦道对此十分气愤,他以救国为重,不顾金州受挫、军士疲惫等困难,决定在日军进犯的必经之路上,组织伏击。11月15日拂晓,他率部开往土城子一带,进行埋伏。中午,在土城子南同日军搜索骑兵相遇,他指挥将士打退了日军。

  11月17日,徐邦道会同旅顺守将姜桂题、程允和所部马步兵5000人,再赴旅顺以北阻击日军。18日上午10时,在土城子包围了日军骑兵搜索队、步兵第三联队第三中队等部,日骑兵浅川敏靖大尉被击伤,步兵中尉中满德次被击毙,日军冲出重围退往双台沟。他率军追击到信台子,架起4门行营炮向日军射击,日军伤亡80余人,向营城子方向逃窜。徐邦道下令追击逃敌,日军来不及收拾尸体和运走伤员,仓皇北逃。

  徐邦道指挥的土城子反击战,是甲午战争爆发以来清军最重大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但是,由于没有后续部队接应,加上将士们与强敌激战了一天,他只得下令退守旅顺。

  11月21日,日军向旅顺发起进攻,徐邦道率领拱卫军负责守卫鸡冠山炮台。当日军进犯时,他身先士卒,指挥部下顽强抵抗,激战一小时,击毙了第十四联队第一大队长陆军少佐毛冈正贞及日军士兵多人,拼死守住阵地。日军集中了100多门火炮,向清军阵地分排轰击,后相继攻占了鸡冠山西部阵地。徐邦道孤军难守,被迫率领部队退回城区。午后,日军陆、海两路夹击,突入市区。他率部在白云山麓和日军展开激战,兵士们不屈不挠,与日军一直战至深夜,死伤惨重。当夜,他率残部突围北上与宋庆会合。第二天,旅顺陷落。

  旅顺失守后,徐邦道被清廷诏令撤职留任。1895年1月5日,宋庆令徐邦道守盖平,不久移守牛庄。日军突然攻打盖平,徐邦道回援盖平未克,退守营口。2月21日,清军第四次反攻海城,宋令徐率军进攻大平山,与马玉崑合力击退日军,不久清军又败退。后徐又协助湘军李光久、吴大澂,他率军在牛庄、田庄台等地继续抗击日军。7月5日,病殁于军中,终年58岁。徐邦道死后,清廷诏令复原官,并赐优恤。1998年8月,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为徐邦道建立塑像,彰表他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英勇战斗的爱国精神。
 
 
刘含芳
   
  刘含芳(1840~1898) 字芗林。出生于安徽省贵池县。通晓法文,曾在淮军前敌营任事,后授二品衔直隶候补道员,在北洋沿海陆前敌营务处、天津海关供职。1881年奉李鸿章之命筹办旅顺、威海鱼雷营、水雷营,修建水雷土船坞,组织修理“顺利”轮。1883年,刘含芳由袁保龄提名任旅顺港务工程局会办。任内锐意经营军港工程。建港时,他履勘沿海,扦试坞基,积极辅佐总办袁保龄设屯防营、筑炮台、建库厂、守机器,开办水雷、鱼雷学堂和医院,终于把旅顺建成了北洋海军重镇。1886年9月,袁保龄患重病,李鸿章命他主持旅顺港坞工程局。是年,法商承包旅顺港务工程,李鸿章命他协同直隶按察使周馥代中方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1890年,海防工程全部竣工,他与提督丁汝昌、按察使周馥、天津海关道刘汝翼一起验收工程,并向李鸿章写了验收报告。1891年2月,清廷议授他任甘肃安肃道,经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暂留旅顺办理海防,没有赴任。1892年5月,调补山东登莱青兵备道,监督东海关;1893年11月到任。至此,他在旅顺共驻11年,在海防工程建设中,功绩显著。

  1895年冬,《中日辽南条约》签订后,刘含芳奉命从山东渡海勘收旅顺诸处,见到过去督建的海防工程尽遭摧毁,愤慨填膺,痛哭失声,眼病加重。接收旅顺后,他在一次巡视中发现唐代一块刻石,上书“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纪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遂认定这刻石旁的古井即为《唐书》所记述的“鸿胪井”,引起他的高度重视。为保护这块中华历史的珍贵文物,他建石亭将井和刻石保护起来,并在原刻石左侧又添镌五行共68字记其始末。所添镌的68字为:“此石在金州旅顺海口黄金山阴,其大如驼。唐开元二年至今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其井已湮其石尚存。光绪乙未年冬,前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贵池刘含芳作石亭覆之并记。”后因病辞官,于1898年夏,在原籍病逝,终年58岁。清廷以其有功,死后赠内阁学士,在烟台立祠堂祭祀,国史馆特立传记。

 
龚照玙
   
  龚照玙(1840~1901) 字鲁卿。7月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富户。1871年投效北洋制造局当差,由监生捐纳同知、知府、道员。1890年经李鸿章推荐,总办旅顺船坞工程,并会办北洋沿海水陆营务处。

  1894年10月24日,日本第二军由庄河花园口登陆,11月6日侵占金州。在这紧急关头,龚照玙身为旅顺船坞工程兼北洋海军水陆营务处会办,本应负起统帅诸将、激励将士、保卫旅顺的重责,但他闻知金州失守后,就以粮饷不足、津旅电讯中断为由,乘海军广济轮逃往烟台。山东巡抚李秉衡以“临阵脱逃罪”把他扣压起来,并拟就地正法。他苦苦哀求,表示愿回旅顺出战,李才放了他。

  龚照玙没有回到旅顺,而是直奔天津去见李鸿章。因他在经营旅顺港坞工程中,曾给李鸿章不少好处,意欲求得李鸿章的宽容。但李一见到他,便怒气冲冲,把他臭骂一顿,命令他“当夜赶回旅顺,若敢擅离旅顺一步,定斩不饶!”龚照玙只得爬上广济轮折回旅顺。

  龚照玙指挥打仗、作战、训练皆是外行,加之他畏敌先逃,造成旅顺军民慌恐,未战先乱。他于11月11日回到旅顺时,营务处的官员早已携妻带子、卷金银财宝逃光。张光前、黄仕林、姜桂题、程允和、卫汝成、赵怀业、徐邦道等诸将都知他升迁之道,无力担当统帅旅顺诸将之任,遂由总兵张光前出面召集诸将,希望能推选出一个主帅来。最后诸将推选资格最老的姜桂题出来承担此任。姜桂题目不识丁,才资平庸,结果仍是无力改变诸军坐视观望、推诿被动的局面。11月21日,日军对旅顺发起总攻。姜桂题的出山,使龚照玙深知旅顺必失。他怕当俘虏,便顾不得中堂“定斩不饶”的训斥,扮成商人模样,会同卫汝成及几个僚属,心急火燎地潜由小平岛,乘舟顶浪漂行4天逃到烟台。到烟台海面后,因怕李秉衡再次捉拿,没敢上岸,托人向前任刘含芳借了一件皮袍,转乘永顺轮逃往天津。

  清廷于1895年1月22日将龚照玙捉拿交刑部审讯,并以“统兵将帅失守要港罪”判处其死刑。后来,龚照玙以白银贿赂当局,死刑没有执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龚照玙被开释出狱。后“复大加运动,脱身南归”。1900年7月2日(六月六日),他过60大寿时,预定宴客3日以庆祝。邑人张陆,素与他有隙,在宴客第一日时,忽肃衣冠入,彬彬有礼地说:“六哥今日乐矣,容弟一言呼?”龚照玙说:“请见教,实愿闻之。”张陆说:“弟近看新书数本,始知国民乃国家之主体。弟亦国民也,则中国土地之存亡应负一份之责。请问六哥,前年将弟旅顺送与何处去也,今日能见还乎?”龚照玙听后大窘,狂呼逐客。

  次日晨,又有人在他门前张贴一副对联,上联:称六太爷,上六旬寿,欣占六月六日良辰,六数适相逢,曾听得张陆先生,大踏步闯进门来,口叫六哥还旅顺;下联:坐三年监,陪三次斩,赚得三代三品封典,三生愿已足,最可怜达三(盛军统领卫汝贵字达三)故友,小钱头不如咱洒(指卫汝贵用钱之术不如龚照玙,故被杀头),冤沉三字赴黄泉。龚见联愤甚,大索数日,不得其人,恨恨而已。

  1902年,龚照玙病死。
 
 
袁保龄
   
  袁保龄(1841~1889) 字子久,又名陆龛。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系咸丰、同治年间钦差大臣漕运总督袁甲三次子,袁世凯的叔父。1862年中举人,曾随其父镇压过捻军。

  1866年,25岁的袁保龄任清朝廷内阁中书侍读。1877年,袁保龄因编纂《穆宗毅皇帝实录》有功,赏戴花翎,官衔升为四品;1878年因赈灾有功,升为道员,加三品衔;1879年《穆宗毅皇帝实录》全书告成,赏二品顶戴。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袁保龄是“诸习戎械,博通经济,才具勤敏”的官员,于1881年以“北洋佐理需才”为由,奏请朝廷将其调到天津,委办北洋海防营务。

  1882年,袁保龄接替黄瑞兰,出任旅顺港坞工程总办,身兼军政二职。上任后,他锐意改组原工程局,裁撤贪鄙无能官员,启用熟谙技术的人才,妥善处理上下级和军民、华洋等关系。在督办海防工程时,他大胆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建港修坞,很快使旅顺海防工程展现新的局面。在修筑拦海大坝时,他冒严寒,亲临现场,监督民工洋匠日夜赶修,历时40个昼夜筑成拦海大坝。在他的主持下,港坞配套工程,如挖掘坞基、修建码头、开渠引水、拓宽海口、疏通航道、购办机器,以及成立修船厂、机械局、建筑弹药库、海岸炮台、水陆医院、旅顺电报局、建造机器超重船等10多项重大工程,均得以按完工。为保证施工决策的正确性,他坚持施工原则和质量标准,对于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错误主张,做坚决斗争,毫不退让。其时,受聘的德籍工程师善威主张用砖建坞,他认为砖不耐久,必须用石料。双方争执4个多月,终于按他的指令用石料修坞,从而保证船坞历百年而坚固如初。

  袁保龄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但督办船坞时立下功劳,受到朝廷表彰,而且为旅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他主持正义,公平合理地处理前工程局与当地土地业主在用地方面的争议,如数退还前任拖欠百姓的货款。此外,他在倡导旅顺一带广种桑树,教民养蚕和纺织,兴办学堂,促进了旅顺的经济发展和民众开化

  1884年,李鸿章巡阅旅顺口,看到海防营务建设成果,对袁保龄赞赏道:“旅顺炮台营垒坚固可守,全赖保龄督饬之力”。1886年4月,醇亲王奕譞(溥仪的祖父)亲阅旅顺口,认为旅顺口“海防布置合宜,保龄尤为得力,奏闻下部优叙”。

  1889年,袁保龄因操劳过度,病卒于旅顺防地。清政府比照军营积病故例优恤,授次政大夫,晋封光禄大夫,赠内阁学士,列入国史列传。生前著有《阁学公集》等书。

本条目最后由 casement 更新于2007-09-16 12:13:34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西岗区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西岗区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