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简介

[编辑]

        色达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甘孜州东北部,巴颜喀喇山南麓,介于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之间。地处两省(四川省、青海省)、三州(四川省阿坝州、四川省甘孜州、青海省果洛州)、五县(四川省壤塘县、四川省炉霍县、四川省甘孜县、青海省班玛县、青海省达日县)结合部。

地形地貌
        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川西地槽系巴颜喀拉山褶皱带,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面积人口
        全县总面积8987.67平方公里,2006年底,总人口374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2%

行政区划
        色达县辖4区2镇15乡,65个行政村。

民族宗教
        藏族是色达县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数的93.5%,其余有汉、回、羌、蒙等民族。
        相传在十七世纪初期,红教在康区传送佛经,教派日臻成熟,在色达县境内建立了31座宁玛派寺庙,当地人有“色达山河一片红”的说法。宁玛派教义主要是弘扬轮回、因果报应、大慈大悲、保佑生灵。除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外,主要还有勒穷寺、拉则寺、东嘎寺、打隆寺、色拉寺等,各具特色。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举世闻名。

自然气候
        冬季漫长,基本无夏,平均气温低,但雨量较充沛,是内牧区中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经济商贸
        商贸主要以畜牧产品、农产品、中药材及各种饰品为主,旅游产业也发展迅速,成为色达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历史文化
        色达县在解放前一直无建制,被称为“化外之域”、“政力未逮之地”。根据1995年牧区首次发现的石棺葬表明,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于此,古藏族六大氏族之一的董氏族过着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当地人称“阿嘎洛麦”即猿人之意。他们游牧的区域包括今色达大片草原、牧地。境内唐为吐蕃,宋元因之,属吐蕃等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明为乌斯藏据,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辖区。明末,瓦须骨系一部迁至色达杜柯,游牧于色柯上游。清时康区改土归流,赵尔丰多次札谕色达归诚未遂,故清朝视该地为“野蕃”居地。民国无变化。建国后1952年8月和平解放,同年12月建立过渡机构色达地区办事处。195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治县。
        色达县的四大文化即格萨尔文化、部落文化、宗教文化、黄金文化,都有相当的影响和吸引力,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格萨尔文化艺术之乡”、“黄金文化之都”、“雪域神狐(瓦斯)部落生息之所”、“英雄庆功之地”。
        在色达,最具特色的是“格萨尔王藏戏”,被人民传唱,人人都能讲一段格萨尔王的故事,色达因此被誉为“格萨尔藏戏戏剧之乡”。1982年色达成立了格萨尔藏剧团,把《格萨尔》搬上了舞台。

民族体育
        色达县民族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主要民族体育活动包括蜂磺石子带(俄多)、石头7靶、举石、射箭、燧火枪、旋棒(打狗棒)棋类、赛马、赛跑、摔跤等各门类,普及率高,群众喜好。

物产资源
        境内部分地区森林较茂密,采金业近年发展较快,已建造100升采金船1座投入生产。

旅游资源
        歌乐沱勒邛、甲雪秋色、纳折寺、色尔坝藏寨、霍西“众措”、野生动物保护区、洛若天顶山天葬台等景区景点象一颗颗珍珠被317国道这条金线串联起来,而邓登曲登佛塔、洞嘎寺、珠日神山、格萨尔石刻群及格萨尔遗址(迹)、泥拉湖这些精美石玉的装配,使这条华贵项链完整巧妙地佩带在金马大地上,其丰富的内涵,秀美的景色,使色达县成为康巴人文、生态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亘古的雪山,明媚的湖泊,壮美的草原勾勒出的雄浑与秀美、凛冽与温柔、粗犷与细腻、古朴与时尚的巨大反差及和谐融汇的雪域风光,在色达都有集中的展示。

本条目最后由 218.95.230.* 更新于2008-05-22 19:14:01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色达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色达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