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简介

[编辑]

湘谭县简介                                                
易俗河镇古称洛口,为江南重镇,749年辟为县治。五代马殷楚国在此设场官,监督贸易。明、清时代,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从宋代开始,县治设在湘潭观湘门。解放后,县城析出成立湘潭市湘潭县从此有县无城。
上世纪80年代,县人民政府规划在易俗河镇建设新县城,1991年4月,开始向市、省、国务院申报。1992年6月25日,民政部批复同意湘潭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易俗河镇,搬迁经费由县自行解决。全县人民闻讯后,欢欣鼓舞。8月,10万民兵和500多名台机械上工地平整土地,兴修主干道,拉开县城建设的序幕。9月8日,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县人民政府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招商引资。至年底,引进资金2亿多元,为新县城建设筹集了启动资金。11月18日,湖南省体制改革委员会确定易俗河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经济开发区。
通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湘江南畔崛起新县城。1995年9月28日,县治移址庆典郑重宣告:湘潭县结束了45年有县无城的历史,实现了人民群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

新县城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如今,已完成第一期建设工程,总投资30亿元,建成城区面积7.3平方公里,拉通7条主干道,建起7条新街,住进6万居民。近5年来,县域建设投入5.7亿元。硬化了全部主干道,设13个交通环岛,建成绿化带、花圃和绿化广场,城区绿化面积18.3万平方米。建立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线路33公里,4个广场有高杆灯,夜晚街道灯火辉煌。建起日供水能力6万吨的自来水厂,供水主管道长26公里。建排污主管道17公里、支管道48公里。建成占地5.6万平方米的垃圾填理场。建起万门程控电话,装话机1.26万门。开通县城至乡镇和长沙株洲、湘潭市的客运线路18条,有客车200余台,还有出租小车118台。建起私人住宅1万套110余万平方米。县城建宾馆、招待所、大酒家12家,有铺位700余张,可供4000余人餐饮、会议、休闲于一体,设施配套齐全,环境安全舒适。裕丰宾馆,营业面积近1万平方米,有170个铺位,并设会议厅和理发、按摩中心、足浴中心和歌舞厅。五洲通宾馆有铺位160个,设会议厅、按摩、足疗、美容美发、歌舞等休闲娱乐中心。建商业门店4500家、农贸市场4处、工业品市场4处。建起电视台,有线电视入户7100户新建、扩建中学7所、小学20所、幼儿园10所。湖南省重点中学湘潭县一中和县一职、县九中、江声、云龙凤凰中学等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吸引了县内外2万余名学生就读。县城新建扩建医院3所,有病床800余张。二级甲等中医院—湘潭县中医医院和县人民医院3所,有病床800余张。二级甲等中医院——湘潭县中医院和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好,技术力量强,服务质量高。县城中心建起占地4.2公顷的白石文化广场,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白石影剧院。一个服务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的新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易俗河成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湘江生态经济带的核心区。这里是107国道线、320国道线与京珠告诉公路的交汇点。镇东北依湘江二大桥与湘潭市区联为一体。东距株洲市中心仅20公里。北距长沙市中心45公里,驱车经长潭高速公路抵黄花机场只需要40分钟时间。

新县城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近5年,引进项目79个,项目投资5.5亿元,形成工业产值13.2亿元。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从现在起到2010年,全面实施新县城第二期建设规划,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实施“西提东扩”战略,重点建设天易生态工业园、金霞山旅游度假区。

天易生态园位于县城东部,园区山丘起伏,林木茂密。规划占地9150亩,由医药工业区、吴家巷民营工业区、槟榔食品工业区等组成,将保持原有植被和地貌,建成生态型、科技型大型工业园区,成为湘江生态经济带上一个亮点。已引进“振云塑胶”、“五洲通”、“雅康”、“湖南新五丰”、“胖哥槟榔”、“力威”、“新大冶金”、“小龙王槟榔”等企业,初步形成了食品、生物医药、机械、化工等新型企业。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8.22亿元,同比增长26.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9.9亿元,增长47.8%。金霞山是湘潭四大名山之一,北临湘江,处湘江生态经济带之核心。金霞山旅游度假区划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与天易生态工业园一起构成天易经济走廊,与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成一体。开发商看中这块宝地。其占先机者兴建起金霞山庄,占地128亩,建成别墅14栋,已全部出售。鑫田房产开发公司正在兴建宾馆和别墅。湘潭大同实业有限公司购地580亩,兴建高档住宅区。

新县城的崛起,令县人和来宾赞叹不已。原中共湘潭城市工委一行人参观新城后,兴致勃勃地作词《皖溪沙·夸新县城》:“江浪滔滔洛口清,山陵划出新城,千年古县画图闳。水陆交通连海峡,工农发达利民生,英才奋起迈征程。”

新县城的崛起,带动全县小城镇建设。近5年,全县注入资金7.5亿元(不含县城建设),完成小城镇建设工程项目254个,房屋建筑面积59.78万平方米,建成10个专业市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青山桥和石鼓皮鞋市场、花石湘莲市场、云湖桥建材和饲料市场、姜畲玻璃器皿市场、石潭肉食和香菇市场、茶恩寺竹木制品市场、射阜茶油市场、河口鲜鱼和鞋底鞋模市场、龙口仔猪市场及吴家巷木材市场,都生意兴旺。17365户84215名农民进镇办厂开店。至此,全县城镇总人口增至26.2万人,比1997年增长14万人;城镇化水平升至22.9%,比1997年增加12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2亿元,同比增长45.9%。全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一批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湘潭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西岸,东与株洲市区接壤,西与湘乡接界,北与宁乡望城为邻,南与衡山毗连。境内交通便利,湘黔铁路横贯县境,320、107两条国道和上瑞、京珠两条高速公路从东西、北南穿插而过,湘江常年通航。全县总面积2512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96万亩,山地252万亩,可养水面11万亩,全县辖22个乡镇,757个行政村,38个居委会,总人口114万,其中农业人口103万。 

1949年湘潭和平解放,成立湘潭县人民政府,县域总面积4586平方公里。后因城区、韶山等区域相继划出,湘潭县有县无城,长年寄居于湘潭市区内。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湘潭县重建县城。1995年,县治移址于易俗河镇,县城位居湘江生态经济带、长株潭融城核心区内,区位优势明显,107国道线、京珠高速公路与规划中的长株潭环形高速公路(现为天易高等级公路)交汇于此,与湘潭市区仅一桥之隔,东去株洲市区15公里,北距长沙市中心45公里,抵黄花机场40分钟时距。 

湘潭县是个古老的农业大县,人口多,耕地少,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1亩,长期处于粮猪型经济状态,生产力低下。194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7964万元,其中,农业占83.06%,工业占2.45%,第三产业占14.49%。农业产量低,产粮食20.5万吨,养猪13.55万头,存笼家禽39.7万羽,产鲜鱼1137吨,实有森林面积87.7万亩。

中国成立初的1950—1951年,工业集中的城关镇和株洲镇先后从县境划出,大工矿企业所在地的楠竹山、鹤岭随之划出,稍具规模的工业几乎全部从县域剥离,由省、地接收。1952年,境内仅有半机械化生产的县属全民企业4家、集体企业5家、私营企业40家和个体手工业3857户。中共湘潭县委和县人民政府花了30年时间发展粮食生产,着力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工业经济却徘徊于低水平状态。1978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是63.64:19.1:17.2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2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发展快。当年,粮食总产量增加11.5万吨,生猪饲养量增加10万头。1988年,被列为全国粮、猪生产“百强县”。1989年被定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1996年成为全国绿化先进县。1997年,为湖南省“粮食产量第二县”、“生猪生产第一县”、“综合实力十强县”。

近年,湘潭县确定并实施“主攻工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县域经济长足发展。
200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粮食、生猪、湘莲等主宗农产品品质优化,新发黑山羊、奶牛、特种水产品等,形成了粮、猪、鱼、菜4个农业拳头产品,建立了新五丰行万头原种猪场、北农大万头原种猪场、莲邦食品、泉隆乳业、乐口米业等农业产业化企业,建成了花石湘莲市场、射阜茶油市场、茶恩寺竹制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5年来,农业总产值以3.42%的年速度递增,2005年实现46.57亿元。

主攻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全力开展招商引资、企业改制,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业、乡镇企业大力推行以股份合作制、拍卖、租赁为主的企业改制。至今,县直属11家工业企业,5家彻底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其余6家依法破产组建新的有限公司。15家轻工企业全部实行破产。878家乡村集体企业改制面达99%。通过改制,盘活资产。多数企业有了新活力。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近5年,全县引进资金15亿元,各类项目558个,企业168家。投入资金8亿元,完成新扩改项目1300余人,为工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设立在新县城的天易生态工业园,成为主攻工业的载体,其中医药工业区和吴家巷民营工业区初具规模,槟榔工业区正在兴建,发展形势看好。全县工业总产值以11.9%的年速度递增,2005年实现58.22亿元。初步形成以采矿与矿产品加工业、化学工业、建筑业与建筑材料业、机械制造业、玻璃业、制药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聚集效应,设立15个建制镇,加快了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保险、内外贸易、旅游、房产、信息、中介、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10.4%的年速度递增,200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3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县城5.48亿元,增长14.9%;农村15.45亿元,增长12.9%。分行业为:批发零售贸易业17.59亿元,增长14.2%;餐饮业2.62亿元,增长23.7%;其他行业0.72亿元,下降22%。

本条目最后由 mss 更新于2009-12-15 16:51:25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湘潭县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湘潭县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