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自治县简介

[编辑]

(一)地理位置

        三江侗族自 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介于东经108°53´—109º47´,北纬25º21´—26°03´之间。总面积2454km²。东连龙胜融安县,西接融水县、贵州从江县,北靠湖南省通道县、贵州省黎平县,南邻县融安县、融水县。县城距离柳州市203km,距桂林市167km。

        (二)旅游经济区位

        三江程阳桥侗族文化风情旅游区位于县城的北部和中部,地跨古宜、林溪、八江、独峒、良口和老堡等六个乡镇。是国家西部地区旅游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广西桂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东部有龙胜花坪国家森林公园、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龙胜温泉和龙脊梯田、中南最高峰兴安猫儿山和主题乐园——乐满地;东南部有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南部有融安红茶沟森林公园和融江旅游度假区、融水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元宝山——贝江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西部有贵州从江增冲和花桥鼓楼;西北部有贵州省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北部有湖南通道县的白衣观、回龙桥马田鼓楼等名胜古迹。

        三江程阳桥侗族文化风情旅游区是国家西部地区旅游投资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并被纳入桂林——龙胜——三江——融水——柳州民族旅游黄金圈;该旅游区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程阳风雨桥、岜团风雨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马胖鼓楼,还有高定侗寨、独峒斗牛、良口三王宫、产口千年古榕、老堡大江风情及曲冷瀑布等景点;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侗族精妙绝伦的木结构建筑艺术、多姿多彩的歌舞、古朴的民居生活以及纯美的田园风光和秀丽的山水风光。

        (三)交通区位

        三江程阳桥侗族文化风情旅游区以三江县城为依托,道路交通网络呈放射状布局,直线距离基本上在以县城为中心半径20km的范围内。在外围交通方面,三江县城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150km;枝柳铁路南北向贯穿,北到湖南省通道、怀化张家界,南至柳州、南宁北海;公路有209国道和321国道在境内交汇,南至柳州市、北通湖南通道县、东达桂林市、西往贵州从江县;水运可沿融江直达柳州市。

        二、自然环境条件

        (一)地质地貌

        县境内沉积岩分布极广,丹洲群、震旦系分布区占全县面积的95%以上,中生界白垩系在北部程阳呈点状分布,东部与龙胜交界处有少量雪峰期火山喷发岩,河口附近个别超基性岩体,中部及南部露出少量基性岩、闪长岩及煌斑岩;三江县地处江南古陆南缘,属九万大山穹褶带和龙脉褶断带之间,曾经过多次地壳运动,褶皱断裂非常发育。

        县境地貌分为残余山地、陡崖窄脊山、V形谷、河从丘陵、河流谷地、残余山前梯地等六种层次一级地貌。

        县境大多数山体作北北东——南南西展布;大体可分为福山——黄莲山、菜江山——仙塘山、乌狼坡——青鹅岭、三省坡——龙香岭及白云山等五大山脉。

        (二)气候

        县境处于低纬度地区,属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7°C至19°C之间,南北气温相差1°C至2°C;雨热同季,寒暑分明,晨昏多雾,四季宜耕;一年四季,春多寒潮阴雨,夏有暴雨高温,伏秋易旱,冬有寒霜。

        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春季,5月中旬末至9月下旬为夏季,9月下旬至11月底为秋季,12月初至下年3月为冬季;全年以1月最冷,平均为7.1°C;7月最热,平均为27.4°C

        三江县雨量较丰富,各地年平均雨量在1493mm;全县雨量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季为降雨高峰季节,占全年42—48%;春季为降雨次高峰期,占全年30—35%;秋冬两季降雨较少。

        三江县属日照偏少地区,年实际日照数平均1333.3小时;三江县属季风气候区,全年风向以东北偏北风为多,其次北风和东北风;历年平均雾日79天;年平均无霜期321天;年平均隆雪5天;年平均结冰7.2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

        (三)水文

        三江县境内河流纵横,属珠江上游西江水系的一部分;全县大小河川74条,全长68km;其中有16条主要河流;集雨面积50km²至100km²以下有8条,100km²以上的8条,主干河流有3条;溶江,县内长91km,年径流量102.5亿立方米,支流有苗江、大地河、晒江河、小宾河、高露河、大年河、八洛江、西江河。浔江,县内长63km,年径流量5.8亿立方米,支流有斗江、林溪河、漾口河、八江河、洒里河、燕茶河。融江县内长91km,年径流量102.5亿立米米,支流有西坡河、板江、田寨河。县境内没有地下河,地下水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与消耗基本平衡,一般泉水终年不断。

        (四)土壤

        三江县属红壤地带,但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不同,分为红壤地带、黄红壤地带、黄壤地带;全县垂直分布规律大体是:500米以下的丘陵为红壤地带性土壤,500米至800米为黄红壤地带性土壤,850米以上为黄壤地带性土壤。土壤总的特点是:土体肥厚,多为壤土;有机质含量高。

        (五)植被

        三江县境内多为丘陵山地,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上大体是海拔5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经济林以油茶林为主;海拔500—800米,生长有栲类、栎类、酸枣、拟赤扬、楠木、枫香、光皮桦等;海拔800米以上山地,多为水源林和灌木丛为主,原升植被为阔叶林,主要树种有山毛榉、青岗栎、麻栎、荷木、枫木、山槐等,山顶为苔藓短曲林带;海拔1000米以下为山地,阔叶林一旦受破坏后生长着马尾松、盐肤木、野溱、杜鹃、白栗、毛茅等组成次森林,荒山则生长五节芒、铁芒箕、纤毛鸭咀草、野古草、四金脉等禾草群丛,还有胡枝子、继木灌丛;林下植物以蕨类的黑白科为主,间有小竹类分布;人工植被主要是杉木林、油茶林、竹林等。

        (六)动物

        鸟类:目前发现较多的有斑鸠、鹧鸪、竹鸡、毛鸡、画眉飞喜鹊、乌鸦、啄木鸟、猫头鹰、金鸡、寒鸡、麻雀、戴帽鸟、苦楝鸟、云雀、秧鸡鸟等。其中金鸡(又名锦鸡)寒鸡(又名白鹇)属于国家保护鸟类。

        兽类:兽类品种有:毛冠鹿、猕猴、大灵猫、小灵猫、苏门羚、穿山甲、水獭、狐狸、田鼠、果子狸、黄腹、竹鼠、红腹松鼠、花鼠、青鼬、毫猪、野猪、黄鲸、貂猫、华南兔、猪獾等。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猕猴、大灵猫、苏门羚、穿山甲、水獭等。

        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有:青蛙、诏蛙、棘胸蛙、雨蛙、鹰嘴龟、金钱龟、鳖、山瑞、蟹、娃娃鱼、眼镜蛇、蟒蛇、金环蛇、银环蛇、黄飘蛇、水蛇、竹叶青蛇、干芋苗蛇等。

        三、历史沿革

        三江县始建于宋朝,崇宁四年于融水县三口寨置怀远军,后改为平州置怀远县。后几经兴废,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复县直至民国2年(1913年)均称怀远县,民国3年(1914年)易名为三江县。1949年11月18日解放,12月18日成立县人民政府。1952年12月3日成立县级侗族自治区,1955年9月改为自治县。

        程阳桥始建于1912年,于1924年竣工,1937年和1983年两次被洪水冲毁部分结构,均按原貌修复,该桥是侗族风雨桥的杰出代表;1963年2月26日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23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开始作为景区开发经营,2000年请有关单位作了《程阳景区规划设计》。

        四、社会经济条件

        三江县有13个乡、3个镇、166个村民委员会,到2001年末全县总人口34.28万人,有侗、苗、瑶、壮、回、仫佬、汉等7个民族,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56.76%;土地总面积2454km²;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为古宜镇。

        近几年来,三江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区党委、区人民政府“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决策,结合本县实际,着力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做好山水特色文章,资源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逐步形成了以茶叶、毛竹、水果、肉牛为主的种养业,以铝和结晶硅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以水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造纸为辅的轻工业,以油脂加工为主的化工业,以来料加工为主的人造宝石业,以民族风情旅游为主的旅游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200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41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就第一产业23953万元,比上一年增长7.8%;第二产业13684万元,比上一年增长3.9%;第三产业27943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3.5%;财政收入完成4406万元,同比增长7.31%;农民人均收入达1356元,增长14.1%。

本条目最后由 Nous 更新于2007-06-04 05:01:44 查看历史版本

城市名: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价格范围: 宾馆名:
什么地方?
入住日期: yyyy-mm-dd 退房日期: yyyy-mm-dd
餐馆
  • 关  键  字:
  • 出  发  地:
  • 价格范围:
  • 行程天数:

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回答

暂时没有问答

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攻略